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皮定均与张力雄的生死之交

张军光(安徽)
2013年05月20日13:3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1975年6月,毛泽东圈阅了中央军委上报的正军职以上干部任免方案,张力雄任江西省军区政委。此时,由于有一大批“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军队老干部亟待解放和安排,僧多粥少,大多数人只好降一级安排,能够官复原职,实属例外。张力雄深知皮定均的关心是自己复出的关键,他从内心深处对皮定均充满了感激。

到任不久,张力雄先后担任省军区党委书记、江西省委常委。他没有辜负皮定均的希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抓好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战备训练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很快呈现新的起色。

1975年初,邓小平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排除“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大刀阔斧地进行全面整顿,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这让毛泽东不能接受,1975年11月,“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席卷全国。

在极为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皮定均多次从福州打电话给张力雄,交换对形势的看法,他明确告诉张力雄,省军区不要批邓,要他注意做好江西省委的工作,确保省军区部队的稳定。张力雄坚决贯彻皮定均的指示。

1976年7月6日,张力雄到福州参加军区党委扩大会,晚上在梅峰宾馆看电影。按照座位安排,大军区首长坐第一排,野战军和省军区的领导坐后面,皮定均却坚持要张力雄坐在他的旁边,两人手拉着手小声地聊着。

皮定均说:“三军反登陆演习在福州军区与广州军区的结合部东山岛进行,我明天要赶到东山岛协调三军演习,然后还要赶到北京参加朱老总的追悼会。你多年没有回老家,这次利用点时间回老家看看。路上注意与我保持联系,从江西进入福建后,一切我都已经给你安排好了。老家很穷,你回去多带点钱。”

皮定均为自己考虑得如此周到,张力雄对这位老战友感激不已。

不知为什么,那天晚上张力雄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他知道皮定均因长期熬夜,患有眼疾,刚刚做过手术,就一再对皮定均说:“你眼睛刚做了手术,这次演习又是真刀真枪,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电影结束后,两人来到电梯前,互相推让半天,张力雄坚持要皮定均先走。就在电梯门即将关闭的瞬间,皮定均又一次跨出电梯,再三叮嘱张力雄:“回老家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张力雄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皮定均与自己的诀别。

1976年7月7日上午,皮定均乘坐伊尔-14飞机从福州起飞,在空军漳州场站换乘米-8直升机飞东山岛。直升机在漳浦县灶山不幸失事,飞机上13人全部牺牲。

一代名将皮定均魂归天宇,年仅62岁。

中午,福州军区梅峰宾馆九楼,电话铃声大作。接电话的福州军区参谋长石一辰突然对着电话大声吼道:“怎么回事!”

张力雄和其他参会的领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一下子都围了上来。

只见石一辰放下电话,泪流满面,好一会儿才哽咽地说:“皮司令员飞机失事了!”

张力雄顿感天旋地转,大脑一片空白。他跌跌撞撞地回到住处,与江西省军区司令员信俊杰抱头痛哭。

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第二天,张力雄到福州军区总医院向皮定均遗体告别。他在众多遇难者的遗体中一眼就认出已经面目全非的皮定均,眼泪顿时夺眶而出。集体告别仪式结束后,张力雄一个人单独留下来,陪伴在皮定均身旁,轻轻抚摸皮定均的脸庞,再次失声痛哭。他的思绪又回到了转战太行、中原突围……他怎么也不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福州军区决定于7月13日召开皮定均追悼大会,通知江西省军区师以上干部参加。张力雄他们临近出发时,闽赣地区突降特大暴雨,南昌到福州的铁路被洪水冲垮。这些都不能阻挡张力雄前往福州为皮定均送行的决心,他毅然决定改走公路。他们日夜兼程,用了两天一夜赶到福州。率总部工作组前来处理善后的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一看到张力雄就说:“张政委啊,你们终于来了,我真担心再开第二个追悼会啊!”

追悼会上,张力雄在皮定均灵前献上花圈,履行了中原突围时许下的诺言。望着皮定均的遗像,他泣不成声地说:“定均同志,你死得太可惜了,你本来可以为我们军队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不想竟以身殉职,这是我们军队的重大损失啊……”

人生贵在相知心。在和皮定均永别了30多年后的今天,每每提到皮定均,那句“姓张的”亲切的呼唤仍然回荡在百岁老将军的耳际,与皮定均在一起的一幕幕,仍然不断闪现在张力雄的眼前……

(《党史纵览》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