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在南京写出获诺贝尔奖作品的美国女作家

葛美荣
2013年05月23日13:5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大地》描写的是19世纪一个中国农夫挣扎求生存的故事,共分为三部曲,第一部《大地》,第二部《儿子》,第三部《分家》。《大地》是赛珍珠用力最多、写得最精彩的一部。这是一部家族小说,类似于《红楼梦》的叙事模式。《大地》写于1920年代,发表于1931年,这本书在西方世界很有口碑,也因为这本书,赛珍珠1938年成为第一位同时拿到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的女性。

赛珍珠1892年6月26日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刚3个多月时便被长老会派往中国传教的父母带到清江浦(今江苏淮安)。赛珍珠原名珀尔·巴克(PearlS·Buck),为生活方便,父亲亚伯沙龙改名赛兆祥,并给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赛珍珠。两年后他们移居江苏镇江,赛珍珠在这里度过了18年难以忘怀的青少年时光。

赛珍珠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她在南京金陵大学和中央大学,完成了后来为她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全部作品。

因为童年的赛珍珠跟着传教的父母几乎跑遍了周边农村,丈夫又经常活动在农村,所以她对中国农民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农村和农民便成了主要的表现对象。她首先把握住“真实正确”的原则;其次,她注意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从中国人的视角观察中国和世界,反映中国人的心理、愿望和情感,并且渗入中西文化的思考和评判。这样,便使她的作品带有了特殊的意义。

1931年3月,赛珍珠的长篇小说《大地》(《TheGood Earth》)在美国出版,一问世立刻成为全美最畅销的小说。该书描写中国农民王龙从一无所有到成为富户的故事,围绕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从家族的兴衰和人性的变化,揭示了农民的生命源于土地这一永恒的主题。那独特的东方情调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使西方人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古老中国的魅力,尽管贫穷、混乱、水深火热,但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眷恋深深地打动了他们。赛珍珠说:“我已经学会了热爱那里的农民,他们如此勇敢,如此勤劳,如此乐观而不依赖别人的帮助。长久以来我就决定为他们讲话……”

(责编:王新玲、孙琳)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