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不同特色

余品华
2013年05月27日10: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至今已经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各有不同的鲜明特色:第一次飞跃形成了一个单一的理论形态即毛泽东思想,而第二次则形成一个由多个具体理论形态共同组成、有共同主题的理论体系;两次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不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结合点、关联点、接触点、交叉点不同,因而关联词也不同;虽然两次飞跃都着重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但第二次飞跃则在更进一步搞清这一根本问题之前,先着重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并把这视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前一根本问题的具体回答和第二次飞跃的逻辑起点;第一次飞跃侧重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本土化,第二次飞跃则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并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别中国化的情况有所不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至今已经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其主要标志是,在理论层面上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上走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国独特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向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稳步前进。这两次飞跃,其实质都是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作出的回答,在基本途径和方法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经验和规律,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的不同,二者各有鲜明特色。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是由党的一代领导集体完成的,而第二次飞跃则是由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接力创新发展形成的,目前仍在进行之中;与此对应,第一次飞跃形成了一个单一的理论形态即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则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具体理论形态共同组成、有共同主题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其历史任务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较之探寻中国独特革命道路的第一次飞跃,任务更艰巨复杂,因此时间更长、发展阶段更多、面临与解决的基本问题更加多元,所包含的具体理论成果也更加丰富多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的三大基本问题,从而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三大基本问题,归根结底,又都属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范畴。正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作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看作不断的理论创新过程,致力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具有“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的性质。它所包含的三大具体理论形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具有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主题,又各从不同方面侧重探索和解决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矛盾新问题,共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今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发展,将补充、包含新的更多的具体理论形态的丰富内容。

(二)历史时代的不同,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所要解决的中心任务即要集中回答和解决的根本问题不同,因而产生的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也不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产生了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它产生在20世纪上半叶革命与战争成为主题的时代,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同时也对革命胜利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总结、凝练、升华而成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产生了另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在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总结、凝炼、升华而成的。它包含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它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不同,这一理论体系还在发展之中,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结合点、关联点、接触点、交叉点不同,因而关联词也不同。

(责编:王新玲、孙琳)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