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勋字建侯,1897年生于河北盐山县。1915年开始在北洋陆军中当兵,后转入冯玉祥西北军。1926年后,高树勋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师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西北军被蒋介石收编为第二十六路军,高任第二十六路军第十七师师长。1931年第二十六路军被蒋介石派往江西参加第二次“围剿”红军时,高不愿打内战而脱离部队。第二十六军宁都起义参加红军后,高潜回天津居住,与中共地下党员多有接触。1933年高树勋投入冯玉祥组织的抗日同盟军,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二挺进军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高先后任河北游击总指挥、新六师师长、新八军军长等职。
高树勋是个热血的爱国军人,石友三几次命他率部与八路军作战都被他所拒绝。石与八路军发生冲突,被压到濮阳一带,命高部增援,高就是不发兵,石恨高益甚,双方关系也越来越坏。石友三经常指使其亲信程希贤到高部发谬论,试探高的态度。一次,程希贤对高树勋说:“建侯(高树勋字),我们为什么不早日与日方妥协,架着石老总到太行山,大旗一树,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呢?”高树勋当即予以驳斥:“你怎么总是胡扯这一套呢?现在我们的家乡已经沦陷在敌人手里,我们亲人已经成了亡国奴,要是照着你的办法去干,我们不就成了国家、民族的罪人了吗!”结果,程希贤扫兴而归。石友三仍不死心,以后又两次三番地派程希贤来高部劝说高跟他一起投敌。由于高树勋始终反对石友三走投降之路,这就使得自己成了石投降日军的主要障碍,所以石对高是既恨又怕,多次设计暗害高树勋,暗中将新八军的动态告诉日军,妄图借日军之手消灭新八军。
一天,高树勋接到战区电报,要他跟石友三、孙良诚一块派队伍去河南周口接运饷项弹药。高派了一个旅。当队伍南下通过日军封锁线时,由于石友三派其弟石友信去归德和日军联络好了,所以石、孙两部都能安全通过铁路线,往来都未被日军堵截,唯独高的队伍,遭到日军围攻,一个团退回,一个团被打散,损失很大。
石友三为人奸诈歹毒,为防不测,凡石友三请高树勋去总部开会,高往往称病请假,让军部其他官员代替。因为他不仅要随时防范日军的袭击,还要随时防石友三的暗算。
1939年的秋天,高树勋部奉命随集团军开回黄河以北濮阳、濮县一带,总部驻在濮县的巩庄,高部驻濮阳的柳下屯。这时,石友三投敌的态度已很明朗,这次部队北开就是配合日军去打八路军。当高部在濮阳征集给养时,当地汉奸组织的头子居然对高树勋说,日军与石总部已有协定,日军不许可濮阳县供应高部给养。更让高树勋哭笑不得的是,一天他忽然接到石总部的通知,说日本飞机来轰炸不准射击,以免惹事。这就说明,石的投敌已由秘密转入公开了。石友三还在日军的协助下,由北平运来印钞机,大量印刷中国、中央等银行的假钞票就地上市流通,以扰乱金融,破坏国家财政。
1940年,石友三投降日军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了。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对石三友的行径早已嗤之以鼻,曾电告石友三:“你和日伪往来,已满城风雨,希望你好自为之。听说你想当省主席,我愿极力向中央保荐!”
石友三接电,表示:“愿追随钧座抗日到底,不敢二心!”
但石友三口是心非,仍然脚踏两只船,而且变本加厉。这下惹恼了卫立煌。卫指示第三十九集团军政治部主任臧元骏:“如石友三执迷不悟,伺机把他干掉。”
重庆国民党中央派臧元骏到第三十九集团军本来的任务就是:一方面督促石友三反共,另一方面是监督、防止石友三投敌。现在,臧元骏看到石与日军的关系越拉越紧,认为石的投敌已到了不可避免的程度。在制止石友三投降日本这一点上,臧元骏与高树勋是一致的,因此,他们日益接近,经常密商对付石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