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毛泽东:人民是"上帝" 惹怒必垮台

2013年07月03日09:35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题:人民就是“上帝”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致闭幕词时,曾引用“愚公移山”的寓言作比喻,讲了如何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战胜强大敌人的问题。讲话虽然距今已经过去68年了,但毛泽东同志借用“愚公移山”所阐发的事理,至今许多人还记忆犹新、耳熟能详。对讲话中所阐发的人民就是“上帝”的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又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上帝”不能惹,谁惹怒了“上帝”,谁就必定要垮台的论断。在党的七大的闭幕词中,他讲的是感动“上帝”的问题。即感动“上帝”,“上帝”会帮助我们搬走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解放后在考察、调研的谈话中,他所强调的是惹怒“上帝”的问题。即惹怒“上帝”,“上帝”会让脱离人民群众的党员领导干部最终垮台。他在阐述这个思想时,前一个讲话是在革命时期,后一个谈话是在建设时期。作前一个讲话时,我们党正在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斗争。所以讲话强调的是有全国人民大众的支持,我们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也就是要坚定全党的必胜信念。作后一个谈话时,我们党已经在全国取得政权并长期执政,正在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而奋斗。在这个时候谈话所强调的是要高度警惕各种脱离群众现象的发生,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对此保持警觉。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个思想和对这个问题的阐述,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语言生动,比喻形象,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值得我们重视,值得我们思考。

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说,人民就是“上帝”,是因为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这个论断的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体现和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意蕴。从我们党的历史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当年,在战争年代,曾流行于太行山区和冀中平原被老百姓广泛传唱的一首支前民谣,就是对这一结论的生动诠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衣,最后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正是因为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才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陈毅同志曾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正是因为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创建了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大规模开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是因为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征程,并实行了一系列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事实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是党的根,是党的血脉,是党的力量源泉。

相关新闻

振聋发聩的反腐号令——毛泽东审改的一篇《人民日报》“三反”社

张素华:毛泽东重视党员教育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能丢

【历史相册】纪念毛泽东诞辰119周年——毛主席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组图:齐得平做客人民网谈如何鉴别毛泽东手迹

毛泽东如何发现人民公社运动出了乱子

【更多精彩故事进入党史频道】

一颗留在张震上将身上近十年的子弹头

解密叶群的性格与命运 和林彪一起揣摩毛泽东的心思

揭秘:毛泽东保健饮食——生日菜谱

揭秘:贴身摄影师钱嗣杰镜头下的毛泽东

亲历审判张春桥:表情阴森 一言不发

毛泽东揭周恩来"政治弱点":一半"虎气" 一半"猴气"

毛泽东菜谱和真实食谱全揭秘

毛泽东与朱德在古田会议前有何分歧

蒋介石宋美龄: 政治婚姻或恩爱夫妻?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