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青年毛泽东之路:“东山”湘潭生

2013年07月10日09:01   来源:湖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3

  足印:教室

  第一次看到地图

  教室,是给青年毛泽东思想带来重要影响的场所,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历史课。

  上历史课时,先生在黑板上挂出了大清国的版图。第一次看到地图的毛泽东非常兴奋。可先生却悲愤地告诉大家:“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疆域,它幅员辽阔,可是由于我们落后,列强就来宰割我们。沙皇俄国侵占了我们那么多的土地,英国、法国、德国等也来抢,现在日本人又来了,我们一定要发奋学习,努力让失去了的土地再回到中国的版图上来。”

  先生还指着黑板上的地图告诉学生:“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虽然是一个很小的岛国,却像一条贪婪的蚕,在不断地蚕食着中国。”从老师的讲课中,毛泽东还知道了中国在“甲午海战”中惨败于日本,也知道了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向西方学习,振兴实业,走上强大之路的过程。

  毛泽东陷入了沉思当中:疆域如此广大、人口资源众多的大清帝国竟然打不赢一个弹丸小国?

  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刺激着毛泽东更加发奋读书。学校藏书楼里有着大量反映当时进步思想的书籍,毛泽东经常一个人躲在那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充实自己。在那里,他打开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看到了帝国主义的凶残、封建朝廷的腐败。

  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也刺激着毛泽东阅读时政杂志的热情,他特别喜欢阅读梁启超编的《新民丛报》。在这份杂志里,他知道在他5岁那年,中国发生了一场有名的“戊戌变法”。这份杂志所刊的一系列的主张都是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毛泽东反复阅读,并写了大量的批语,如:“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法令为君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毛泽东非常痛恨腐败的清朝政府,同情康有为、梁启超他们,赞成他们的君主立宪思想。他急切地期望有贤能人士出来,力挽狂澜,使国家逐步富强。

  梁启超对毛泽东产生了深刻影响,梁字任甫,号任公,毛特为自己起了“子任”的笔名,既表示自己钦佩梁,也表明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4

  足印:寝室

  读《世界英雄豪杰传》

  就在这间寝室,毛泽东读完了《世界英雄豪杰传》。

  26年之后,毛泽东对斯诺回忆自己读这本书的情景时说:他从中知道了拿破仑、俄国叶卡德琳娜女皇、彼得大帝、惠灵登、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及林肯。

  这本书是同学萧三的,在当时东山学堂十分罕见,毛泽东非常渴望一阅,于是求借。而萧三却给毛泽东设卡——对对子,说“我这书里讲的是英雄豪杰,你听着,上联是,‘目旁是贵,瞆眼不会识贵人’,请对。”

  毛泽东略一沉吟,从容答道:“请听,‘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萧三听罢,感到很不好意思,低下头来说:“请恕小弟无礼,贤兄大才,愿为知己,地久天长。”

  从此,萧三与毛泽东成了好朋友,他们常在一起散步游玩、交谈学习心得、评论诗文、畅谈时事,诚挚相待,日后还成为革命战友。

  几天后,毛泽东还书给萧三,并十分感慨地说道,当今的中国太需要书中这样的英雄豪杰了。我们应该探讨一条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至于蹈安南、朝鲜、印度的覆辙。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要努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责编:吴斌、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