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走向“东山”大背景
1、1893年12月26日诞生于湘潭县韶山冲。
1893年12月,郑观应所著《盛世危言》出版。
2、1894年,1岁。
中日甲午海战爆发,中国战败。第二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割让辽东半岛及所属诸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等。
3、1898年,5岁。
从4岁开始住外婆家。这年从八舅文正莹识字启蒙。
“戊戌变法”失败。
4、1899年,6岁。
中国殖民化程度加深。
5、1900年,7岁。
回到韶山,就读于南岸私塾。启蒙先生邹春培。
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入京。
6、1901年,8岁。
《辛丑条约》条约签订。中国被迫接受各国赔偿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四厘息的要求。
7、1906年,13岁。
秋,转读井湾里私塾(寄宿),师从毛宇居。冬,遵父命,休学归家务农。
同盟会成立。马克思主义著作初次传到中国,朱执信翻译了《共产党宣言》。
8、1907年,14岁。
白天务农,夜晚帮父亲记账,同时自学。
9、1908年,15岁。
读《盛世危言》和《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后,激起报国之志及复学求知愿望,再进私塾。结交维新派人士李漱清。
10、1910年,17岁。
春,元配罗氏患病去世。又停学回家为务农、记账。
4月,长沙“抢米风潮”爆发。组织解救要求族上积谷平粜而受压的贫苦农民毛承文。(记者 文热心 李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