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我所知道的育英学校

程原生
2013年07月25日09:21   来源:山西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我所知道的育英学校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太原市育英学校上小学,有一位老师叫乔本德,曾参加太原市教育局下乡工作队。临行,校领导郑重交给乔老师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鉴于当时“复杂的阶级斗争”,另配一把手枪防身。后因乔老师在工作队驻地后山遇狼开枪,从此曾爆出一大新闻——这批工作队有一位老师还带着“家伙”。

老师带枪,正说明了这所学校的特殊性。而真正对这所特殊的学校有所了解,则是1998年以后。当时,我应约承担了该校60周年校庆纪录片的编导任务。

战火中诞生

王佩选是育英学校的老校长,今年97岁,仍思路清晰。他回忆说,1948年3月,解放战争迅猛发展,因后勤保障的迫切需要,聂荣臻、罗瑞卿、杨德志、杨成武、耿飚等晋察冀野战军(后改19兵团)首长亲自组织筹备,将部队随军子女集中在一起,选拔有文化知识的青年指战员在野战军后方留守驻地——河北晋县西李家庄集中。“一个小木箱子、300元边区币,华北野战军干部子弟学校就成立了”。此即太原市育英学校的前身,首任校长李佩卿这样回忆。她是后来授衔的开国上将方国华将军的夫人,副校长则是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夫人郝治平。

校址设在一个逃亡地主的宅院,担任教师和保育员的干部战士,用日军的压缩饼干、美军的罐头、蒋军的降落伞等战利品,来补充学校给养。学校严格执行部队首长对孩子们“穿暖、吃胖、无伤亡”的保育方针,贯彻始终。

建校不久,傅作义军队进犯定县,飞机来轰炸,教职工都佩枪自行保卫学校转移。老师拉着大的,抱着小的,两辆马车拉着给养,历尽艰辛转移到衡水。敌军被击退后,学校才又转移回晋县西李家庄。

1949年初,李佩卿校长在石家见到了兵团罗瑞卿政委和康克清同志,罗政委向康克清介绍说:“她们的学校办得很不错,我的孩子在校一年没有闹病,学了一年就能给我写一百多字的信。”康克清听了很高兴,要求学校总结经验,上报推广。因此,部队很多同志都把孩子送到学校,一些非部队子女也到学校就读,如冼星海、艾青等人的孩子。

情系志愿军

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18、19、20兵团攻克太原。在新民北正街七号、阎锡山五妹子的东花园里,随军的校领导郝治平、陈志平和彭德怀、罗瑞卿、周士第等首长共进午餐。看着东花园宫院相套,长廊环绕,雕梁画栋,罗瑞卿就在饭桌上提议,将育英学校建在此地,彭德怀同志当即拍板。从此,一直随军奔波的育英学校,终于在硝烟散尽的太原城安定下来,开始了半军事化的学校教育。当时,学校已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育英学校”。

1950年底,19兵团入朝作战,常有出征的将士半夜把孩子送到育英学校。有的家长连孩子的大名都没有交代清楚就匆忙离去,老师只能用眼前的物件登记姓名,结果一些孩子被奇怪地叫做灯泡、灯罩、糊糊等。直到孩子的父母回国来校,才一一对号认领。

张晓非的父亲在志愿军第五次战役中牺牲。噩耗传来,张晓非年仅六岁,老师和全班孩子都放声大哭,英雄仿佛就是所有孩子的父亲。另一次看完电影 《董存瑞》回到宿舍,一个男孩子放声大哭,要求阿姨把董存瑞的名字缝到自己的帽子上。孩子们就是这样,对革命事业和革命烈士怀着血脉相连的深厚情感。

烈士遗孤马宇宁,每当放假就被校长、老师接到自己家里,依旧享受着革命家庭的亲情和温暖。参军数年退伍后,马宇宁只能遣返回“山西军区军务处”。后知其父墓址与马本斋墓并列。那个年代,全校有20多名烈士子女,享受这种特殊的关爱和照顾。

1954年,19兵团司令部撤销,学校移交华北军区 (后更名北京军区),学校先后更名“华北军区育英学校”“北京军区育英学校”。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