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让诗歌插上朗诵的翅膀

——记我的父亲臧克家与诗歌朗诵

臧小平

2013年08月15日09: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这句话,对于又高声朗诵起来:‘有一句话算。无论是在抗战前线还是后朗诵者对诗歌精髓的把握与理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方;无论是在国统区还是在只避难数月的香港;无论是在全国解放后的工矿、学校、剧场甚而是沸腾的义务劳动工地上,我父亲都曾忘我地投入到诗歌朗诵活动中,尽其力,倾其情,放其声,为几代听众留下了美好难忘的记忆。我至今记得,那是1958年初春。离我们当时的家不远的建国门外,还是一片近似沼泽、荒草丛生的坟地。夏天蚊蝇扑面,臭气四溢;冬天垃圾遍地,野狗出没。为了改变这里的旧貌,将它修建成供群众休憩的人工湖公园,成百上千的人们参加了义务劳动。那热火朝天、挥汗如雨的场面,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我父亲那时身体不好,本来就清瘦的身躯更显孱弱。当他听到修造人工湖的消息,就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工地上。他不仅参加了义务劳动,而且赶写了《建国门外人工湖》、《你看你这个小姑娘》和《亲亲热热为挖湖忙》三首诗。在义务劳动的工间休息,我父亲为在场群众高声朗诵了这几首诗。他那带着山东口音的朗诵声,被尚带寒意的春风吹得很远很远。这些诗和诗中对这块土地美好未来的憧憬,赢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我父亲的朗诵为这沸腾的工地注入了新的力量。直到多年以后,遇到当年参加过那次劳动的旧日邻居,他们还念念不忘聆听我父亲那次朗诵时的激动情景。和群众在一起,为大众而朗诵,这就是父亲的初衷。

1957年1月,第一本全国性诗歌刊物《诗刊》创刊。身为发起人之一和第一任主编的父亲,在任职的9年间,除了主编刊物外,还非常注重诗歌朗诵活动。《诗刊》老编辑白婉清同志在写于2004年的悼念文章《深切缅怀臧克家同志》中,这样写道:“当时《诗刊》社时常组织诗歌座谈会以及配合当时形势的诗歌朗诵会。他不仅亲自主持,有时还在朗诵会上带头登台朗诵自己的新作。虽然他浓重的山东口音往往不易听懂,但那充满时代使命感的激情深深打动着听众的心。”那时的“星期朗诵会”、“迎春诗会”和各种朗诵专场,曾产生很大影响,对于推动诗歌朗诵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我父亲在1964年4月12日“支持非洲独立周”诗歌朗诵会上,一手拿着诗稿,一手高高举起的激情朗诵的照片,被我们珍存至今。

在倡导和推动诗歌朗诵事业的过程中,父亲与一些朗诵艺术家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深厚友谊,并倾力支持他们和这项事业的发展。1963年3月25日,北京“业余朗诵研究小组”的朱琳、董行佶、杨启文、殷之光和赵蕴如等同志,到我家作客。这些曾为诗歌朗诵事业做出贡献的艺术家们,在这里与父亲一起探讨有关诗歌朗诵的问题,一起研究如何在群众中更好地开展这项活动。他们无话不谈,相互切磋,不大的客厅中充满着仰扬顿挫的朗诵之声和欢声笑语。

其中,我父亲交往时间最长的是殷之光先生。79岁的之光先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上世纪60年代,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演员,我父亲那时就曾多次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诗歌就需要朗诵。就像是一本躺着的书,让他能从抽屉里爬出来,从书架上跳起来,从房间里面插上翅膀飞起来,飞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在他眼中,我父亲是诗坛泰斗,也是数十年间在朗诵事业上给过他许多支持、鼓励和帮助的和蔼可亲的前辈。“文革”后,之光先生要在北京倡导诗歌朗诵活动,我父亲立即热情地在倡议书上签名以表支持。之光先生任团长的北京朗诵艺术团于1981年成立后,我父亲热烈祝贺并一直关注他们的活动和发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