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雯婧
周恩来中学时的不同“角色”
南开校园的
“新面孔”
1913年4月,周恩来随调任天津工作的四伯父来到天津。当时的南开中学是一所闻名国内、仿照欧美近代教育制度开办的私立学校,教育目标是“培育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学校学术空气浓厚,教学作风民主,并以管理严格而著称。
周恩来到津后在离家很近的直指庵小学四年级就读,为了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他在天津大泽英文、算学补习学校补习了三个月英文。当年8月16日下午,周恩来在南开中学北楼下大教室参加入学考试,考试的科目有英文、国文和算学。两天后,学校公布录取名单,周恩来榜上有名。8月19日,周恩来身着浆洗干净的竹布长衫走进南开中学报到入学,正式成为南开学子。
勤工俭学的
“免费生”
当时的南开中学学费比较昂贵。入学后的周恩来生活清贫,“处境最艰,学费时不济,而独能於万苦千难中多才多艺造成斯绩。”“周恩来在学期间穿的一直是布衣布鞋,夏天只着一件白长衫,入冬则是单薄的青棉袍,外面再罩一件泛白的蓝大褂。衣服虽破旧,但他总是自己动手补好、洗净,整整齐齐地穿在身上。他没有足够的钱在学校食堂包饭,时常到街头小摊买大饼和豆腐汤或粥充饥。没有菜时,就从家里带一小罐酱来下饭。”校史馆副馆长杨乃东介绍说。
周恩来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主要靠伯父微薄的收入来支持,即使加上伯母做编织类手工活挣来的钱作补贴,他的生活依然拮据和窘迫。入学第二年,由于品学兼优,学校破例免除周恩来的学费、书费和宿费,他也成为当时学校唯一的“免费生”,但生活费用还需要自己解决。学校同情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想办法给他安排一些为学校刻蜡纸、油印或抄写讲义事情,以补贴他的生活费用。从此,尽管课业繁重,社团活动很多,周恩来仍然挤时间兼做这类工作。
刻苦学习的
“读书人”
周恩来求学南开中学四年中,共有十七门课程,其中主科为国文、数学(包括代数、几何、三角)和英文,英文课每周都有10小时。辅科有物理、化学、中国史地、西洋史地、生物、法制、体操等。从二年级起,除国文和中国史地外,各科都用英文课本。三年级起,就要求学生阅读英文原著。
入学初的一段时间,英文底子不太好,后又有几篇作文的评语也不甚佳,使得周恩来深受震动。1914年春,他在作文《羊叔子平吴疏书后》的页边写下感言:“人人作此均佳,我独何故而草草率责?致劳先生之口舌。岂从斯无扬眉吐气之时耶!翔宇,翔宇,汝宜三思,须知凡人之所能为者,己即能为之。汉文落第,英文不及格,尚何面居于丁二班?若长此以往,恐降班有你,南开不久亦非汝插足之地矣!宏图壮志,竟将抛诸大海。活泼精神,亦将沉沦脑外。虽有同志同仇,亦将不汝答矣!岂不羞煞也哉!”
周恩来的同班同学张鸿诰曾回忆说:“我记得在第一学期中,他读起英语来发音很生硬。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他学习很刻苦。每天早晨起床后,将洗漱和吃早点的剩余时间,以及中午和下午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学英文。这样不到半年时间,不但赶上,而且超过了一般同学的水平。以后又不断努力,一进入二年级,他的英文水平就相当好了。”
周恩来的作文深受老师赞赏,多次被评为“传观”之作。此外,他对数理化也都很重视,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曾名列数学、化学最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