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

姚力

2013年08月28日09:1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三、劳模表彰的社会效应

在1950年劳模评选中,农业强调的是精耕细作、勤劳增产、发家致富,工业倡导的是生产节约、技术发明、爱厂护厂和支援前线。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超额和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指标成为流行的口号,期间劳动模范涌现之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众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社会心态。根据统计,1956年3月以前“上海涌现了5万多名先进生产者;北京涌现了20525名先进生产者;江苏省涌现了21128名先进生产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涌现了12000多名先进生产者;陕西省的西安市涌现了3877名先进生产者;河北省的唐山市涌现了9463名先进生产者;辽宁省沈阳等十个市涌现了36448名先进生产者和2448个先进单位,有6万多工人突破了各种定额;全国铁路系统有90%以上的火车司机都突破了运输定额”(《人民日报》1956年5月3日。)。国家的政治动员与民众饱满的社会情绪交融衔接,其积极的社会效应得到了进一步彰显。1959年10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的有2565个,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3268人。1960年6月,授予全国先进单位称号3092个,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695人。(参见齐燕庆:《中国劳模现象的历史及其沿革》,《理论前沿》1996年第9期。)劳模人数的不断增加,国家舆论的积极倡导,反映出社会主义发展初期经济工作的政策导向。

作为一种社会动员和政治动员的有效手段,劳模表彰也在客观上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党的热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劳动模范大多是旧社会的苦出身,他们曾经处于社会的最下层,生活贫苦、被人瞧不起。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内心深处迸发出对中国共产党、新中国以及党和国家领袖朴素而炽热的情感。无论是掏粪工人时传祥,还是老工人孟泰,他们以苦为乐、任劳任怨的高尚品质,对国家建设的高度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在两次劳动模范评选中,大搞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是一条始终如一的标准。1954年4月,发明“万能工具胎”的鞍钢技术能手王崇伦与七名全国工业劳动模范一起,向全国总工会提出开展技术革新的建议书。还有郝建秀工作法和马恒昌小组等,彰显了中国工人阶级以技术革新展示自力更生、不畏困难的气度,传递了他们勤俭节约、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承载了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劳动者个人价值的实现

同国家的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价值观念的共振,进而转化成为一种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

从历史视角考察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能够窥见当时社会风气形成之机制:一方面,社会中的优秀分子以其个人内在的精神品质,作为道德示范感召群体行为;另一方面,国家以“树典型”的方式有目的、有组织地宣传和倡导,把主流意识形态向社会传播和渗透,并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民众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树典型”是中国共产党延伸政治权力和政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将政治权威的意识形态灌输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去,还能协助政治权力的延伸。(参见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学海》2003年第3期。)在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初期是革故鼎新、奠定基础的特殊时期。在短短七年的时间里,从精神风貌到人际关系,从主流意识形态到民间社会风习都发生了急剧转变,一个欣欣向荣的崭新社会面貌日益形成,有力地践行了毛泽东提出的“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9页。)的豪迈宣言。就此而言,国家的社会动员与劳模群体的精神引领,无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创社会风气、重建大众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集体记忆与社会风气的传习

劳模的社会价值何在?劳模表彰何以成为社会风气的引向标?通过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不仅可以了解那一代人的时代风尚,更能看到国家和社会环境对民众的深层诉求。在全国性劳模评选活动停滞17年后,1977年至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五次召开大会表彰劳模,这是“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社会渐趋进入建设正轨的征兆。这期间,对工业交通、基本建设战线的先进企业和先进生产者的奖励,对农业、财贸、教育、卫生、科研战线的先进单位和劳模的表彰,掀起了新中国劳模运动的第二次高潮,也是顺应时代所需的动员策略。与20世纪50年代的劳模表彰相比,虽然时代主题不同,但劳模身上的特质却具有跨越时代的共通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企求个人发展、国家昌盛的国民心态,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然而,嬗变中的国民心态也使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危机和道德危机。崇拜金钱的物欲化倾向、缺乏理性的群体躁动倾向、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化倾向、权利和义务失衡的无责任化倾向,在社会上滋生蔓延。如何让50多年前的集体记忆成为我们和历史紧密联系的精神纽带?延续这份记忆的意义又在哪里?回首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从20世纪50年代的群英会,到当下振奋民心的“感动中国”和“中国骄傲”,各时代劳模身上所汇聚的人格品质,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完美体现,也是对公民文明素养最为真切的诠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立足于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两次全国劳模表彰的考察,其深意就在于察觉那个时代人们思想文化的萌动,从而为这个时代指出社会进程的方向。

〔作者姚力,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9〕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