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毛泽东年谱(1949—1976)》选载之五: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关于文风的论述

中央文献研究室

2013年08月28日10: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59年 六十六岁

4月5日 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讲话中说:(文件)要用口语写出来,每一个问题都要交代清楚,要想到对方的心理状态。你讲话是讲给别人听的,写文章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给你自己看嘛!这里有一个实质的原因,就是对于那个事物自己并不甚了解,自己并没有作到认真的分析,没有落实,没有注意读者的心理。我是赞成朱自清的风格的,他的文章写得好,另一个侧面不好,就是不神气。第一个神气的是鲁迅,他的文章是口语。

5月30日 在对赵尔陆关于重工业生产建设几个问题的意见写的批语中说:“此件好,有相当的说服力,是一个工业界有了改进的文件,可以一读。凡是使人看不懂,看了之后觉得头痛,没有逻辑(内部联系),没有论证,因而没有说服力的文件,以后千万不要拿出来。”

12月15日 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说:写书要有批评对象,就会有生气。这本书,没有展开对错误观点的批判,所以看起来很沉闷。这本书的另一个缺点,是先下定义,不讲道理。定义是分析的结果,不是分析的出发点。研究问题应该从历史的分析开始。

12月24—26日 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说:这本书看起来是书生的话,不像革命家的话。文章不讲逻辑,甚至形式逻辑也不讲,表明经济学家不懂经济实践,他们对经济问题不很内行。

1960年 六十七岁

2月5日 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说:这本教科书有点像政治经济学辞典,总是先下定义,从规律出发来解释问题。可以说是一些词汇的解说,还不能算作一个科学著作。

2月9日 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说:这本书的写法很不好,总是从概念入手。研究问题,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现象出发,来研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从而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矛盾。《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就是用这种方法,总是从现象出发,找出本质,然后又用本质解释现象,因此,能够提纲挈领。教科书对问题不是从分析入手,总是从规律、原则、定义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从来反对的方法。原理、原则是结果,这是要进行分析,经过研究才能得出的。人的认识总是先接触现象,通过现象找出原理、原则来,而教科书与此相反,它所用的方法,不是分析法,而是演绎法。教科书对每个问题总是先下定义,然后把这个定义作为大前提,来进行演绎,证明他们所要说的道理。他们不懂得,大前提也应当是研究的结果,必须经过具体分析,才能够证明是正确的。教科书的写法,不是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没有说服力,没有吸引力,读起来没有兴趣,一看就可以知道是一些只写文章、没有实际经验的书生写的。这本书说的是书生的话,不是革命家的话。他们做实际工作的人没有概括能力,不善于运用概念、逻辑这一套东西;而做理论工作的人又没有实际经验,不懂得经济实践。两种人,两方面——理论和实践没有结合起来。同时作者们没有辩证法。

4月10日 就修改《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致信胡乔木说:“第五部分需要修改。太长,宜缩一半,至少三分之一。问题太多,很不集中。废话太多,不现实,不如前几部分谨严。台湾部分写得很不好。结尾无力。”

1962年 六十九岁

8月11日 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中心小组会议上讲话中说: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等,是光写黑暗的,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不如《红楼梦》、《西游记》使人爱看。《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只写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

12月24日 在关于修改《陶里亚蒂同志同我们的分歧》一文给胡乔木的信中说:“文章的中幅及后幅有许多空泛的话,应当大力概括,请考虑是否缩减1000—2000字。逻辑方面,扣得还不太紧,还抓不住人,请你注意,在严密的逻辑方面,认真调理一下。你所提出‘教训’问题,我认为不甚恰当,只要是严格说理又合乎事实,即实事求是的文章,是站得起来的。有些话此时不说,将难找机会。但‘形式主义的所谓协会’,‘所谓’二字可以去掉。全文以14000字左右为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毛泽东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