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百子图”与蓝棺罩——名人与湘绣(二)

文热心

2013年09月04日14:43   来源:湖南日报

原标题:“百子图”与蓝棺罩

3. 结缘湘绣:早在“同盟”成立时

说起孙中山对湘绣的喜欢,可以追溯到1905年8月的同盟会成立。

1950年6月,长沙刺绣同业公会出版的《湘绣辑》记载:“辛亥革命前,同盟会黄兴从日本返湘,赠刺绣表囊(给)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国策。”

其实,黄兴送给孙中山那个湘绣怀表锦囊中并不是表,而是“妙计”,即华兴会成立时提出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方略——“各省响应,直捣幽燕”。后来,孙中山将方略改为“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合二为一作为同盟会的纲领。孙中山后来把这个锦囊交给宋庆龄珍藏。

同盟会中主要干部是湖南人。在内部三次“倒孙”风潮中,都是湖南人力挺孙中山,维护孙中山的领袖地位。如此,许多湖南人就成了他的亲密战友,自然他就与湘绣的缘分越来越深。夫人的陪嫁品中的湘绣《百子图》被面,更让他认识了湘绣。

《百子图》在刺绣界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制作时,先得画出《百子图》绣稿:将100个形态各异、各有“活动”的童子,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画面里;这个画面要有盛大节日、喜气洋洋的气氛,其中的童子既要天真活泼,又要各有特点。至于他们的“活动”,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牵牛卖羊”、欢歌曼舞……都行,但得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拥向舞狮的灯笼周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一般没一百天是做不成的。

接着是绣,得一针一线,采用各种针法、各种丝线,将这一百个童子绣得比原画更生动,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这一绣没几个月是不行的。

不过,理理在小说中披露了一个秘密——曾家发明了“针刺法”,即用油纸、缝衣针、烟墨等工具,大量“复制”相同图案。宋庆龄陪嫁那条“专制”的湘绣被面《百子图》是否被后人“复制”还有待考证,因为这一图案一直盛行到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仍有许多不同《百子图》的版本在流传。

4.夫人提议:中山棺罩用湘绣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按照孙中山的遗愿,他的遗体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无疑是没有条件的,其灵柩也只好停厝于北京碧云寺。1929年,国民党完成全国名义上的统一后,定于6月1日在南京为孙中山举行隆重的奉安大典。

如此,孙中山的灵柩在移动到南京过程中,需要覆盖棺罩。

做什么样的棺罩?

孙夫人宋庆龄提出,中山先生生前最爱湘绣,建议用湘绣作棺罩。

于是,负责安葬的“奉安大典”筹委会立即派人去长沙洽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