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青年毛泽东之路(9):一师苦读时

文热心

2013年09月05日15:01   来源:湖南日报

原标题:一师苦读时

1919年的毛泽东

1918年6月,毛泽东在一师,时年25岁。毕业班学生全体留影。后排左二为毛泽东。(本版均为资料照片)

这张照片,是毛泽东所在班上体操课的情景。但照片中,哪一个是毛泽东呢?

毛泽东在一师体育锻炼地点示意图

21岁,毛泽东进了一师。

21岁,正是风华正茂时。

21岁,“青春的烦恼”伴随而至。可毛泽东心无旁骛,明确了“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的学习目的,创立了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而“野蛮其体魄”的办法,坚持着读书的“四种方法”,还坚守着“三不谈”的修养,因而收获“打好了”学问基础的硕果。不过,青年毛泽东也有过一般青年学子偏科的通病。

从青涩到成熟,这是毛泽东求学之路的特色之一。

本报记者 文热心

1

足印:一师

“好学校”

记者又一次来到一师。不,应该是“青年毛泽东纪念馆”。

2003年,一师主体部分搬迁到了河西,这里成为青年毛泽东的专门纪念地。在记者的眼中,当年这里实在是一个读书地——处在城南郊,坐落书院坪;前对岳麓山,后倚妙高峰;湘江门前流,橘洲映校门;喧嚣几里远,风景清佳地。只是,近些年不断扩张的长沙城将它“包围”在一片高楼大厦中。尽管如此,“江”、“峰”依然,那条曾经带来城市繁荣、也带来世间喧嚣的粤汉铁路已成为历史,这里仍不失为城市的理想读书地。

毛泽东后来评说一师是个“好学校”,是否也包括环境这个因素?他在一师“做了五年学生,并且居然拒绝了此后一切广告的引诱”。最后“真的毕业了”。

志存高远的毛泽东在这个学习环境里,可谓是适得其所。同学们见识了他苦读情景,罗章龙回忆说:“当时一师作息制度规定,早晨晚上都要到自修室学习,每晚自修到九时点名后,即离开自修室回到寝室,九时半吹号熄灯。等学校学监查完寝室后,大家安静入睡了,毛主席又起床到楼道的电灯下继续读书,直到深夜才去睡觉。早上天不亮,毛主席就起床,先到操场跑步,然后冲冷水浴。到六点学校吹起床号,同学们都起床时,毛主席早已到自修室在高声朗诵古文诗词了。”

他并不仅仅满足课堂的学习,而是广泛地涉猎课外读物。另一位同学张国基回忆:“对于我国数千年遗留下来的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他都广泛地加以选择研究。课余喜读的书籍有《楚辞》、《诗经》、先秦诸子的学说;史学方面有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此外,对《昭明文选》、唐宋诗词以及历代各家骈体散文,也加以广泛的涉阅……”

书读得多、学得好,“下笔如有神”,青年毛泽东在一师已初步显露出“文章大家”的风华。张国基回忆说,那个时候的毛泽东“作起文章来洋洋洒洒,一写就是几千字。真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笔锋犀利,气势磅礴。”

2

足步:多思

“×”“?”“。”

在“青年毛泽东纪念馆”里,记者看到了那件颇具传奇色彩的文物——青年毛泽东阅读过的《伦理学原理》。

于毛泽东来说,这是一件“失而复得”的故物。其所以“失”,是因为“批”,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读过的书上都有“批”、“注”,同学们在佩服之余,也就借来学习。毛泽东在这本德国康德派哲学家鲍尔生的著作上,“批”、“注”之多令同学们吃惊,10万字的书上竟写了1、2万字的批语。他在凡原著中比较合乎辩证、唯物观点的地方,必冗长加圈点,他作的眉批则往往有“切论”、“此语甚精”、“此语甚切”、“此语与吾大不然”、“此不然”、“此节不甚当”、“此处又使余怀疑”、“吾意不应立此说”、“此说终觉不完美”等。上个世纪20年代初,他的同学杨韶华将这本书借去阅读,此后一直未还。

将近30年后的1950年9月,周世钊应毛泽东之邀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杨韶华托周将此书奉还,并在上面写道:“此书系若干年前,毛主席润之兄在小吴门外清水塘住时所借阅。嗣后,各自东西,不复谋面,珍藏至今,深恐或失!兹趁周惇元兄北上之便,托其奉还故主,藉镜当时思想之一斑,亦人生趣事。”可见,“复得”是因为诚信。

这部书就是毛泽东在一师发奋学习、长于思考的证明,也是他“分析能力之强,批判眼光之高,是任何人想学而无法学到”天赋的证明。

张国基记得,毛泽东“对当时学校的教材和一些课外读物,一经过目,就指出哪些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哪些是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的,他就奋笔打上‘×’‘?’等符号。如果是思想进步或有革命意义的,就用朱笔‘圈圈点点’,并写入读书笔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