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青年毛泽东之路(10):常是芋园客

文热心

2013年09月18日08:46   来源:湖南日报

原标题:常是芋园客

1

足印:芋园

李小嘉叙说当年

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李小嘉,是芋园的第五代。虽然在上个世纪40年代她出生时,“文夕大火”把芋园烧成一片废墟,可从长辈和兄长们的叙述、自己儿时对芋园残存的记忆,也大致了解“芋园当年”、“毛泽东与芋园”情景。

7月23日,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年的芋园好大,东接定王台、北囊浏正街、西去仅半里路即为藩正街的藩台衙门。现在的水月林小区、东庆街、浏正街、都正街、柑子园,还有长沙市公安局都在芋园内。民间有“头顶凤仪园,脚踏柑子园,中间就是李星沅(芋园)”的说法,其实,柑子园不过是芋园主人当年栽的一片柑林。解放初,她就在芋园残存的“水迹”——浏正街小学内池塘旁玩过。

当年的芋园,主人李星沅先后任云贵、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官居一品,被曾国藩誉为“八州作督”。这里本来有一个“水月林”的废寺,他发迹前曾在寺里苦读,做了20多年官后准备“一笑还山”,于1847年花巨款于废寺的基础上建筑芋园。

当年的芋园,景色怡人:亭阁花榭假山,几近半园池塘;园内四周间或有丛丛小竹林、玲珑雅致;景致间有卵石小径、木制回廊蜿蜒相接;园内遍植名贵花木,令人赏心悦目。

建成芋园后,李星沅却于一年多后在与太平天国作战中病亡。他有一位五世孙叫李青崖,上个世纪初从比利时留学回国,任职于长沙高等商业学校,并在一师兼课,与杨昌济、徐特立等人同事。杨等知道芋园空房较多,遂请李青崖向李家长辈商借。芋园中怀庐的一个院落,就成了一师的教师宿舍。住在这里的一师教师有杨昌济、王立庵、黎锦熙、袁吉六、方维夏,还有徐特立等。

李青崖与李小嘉同辈,是毛泽东的法文老师。“驱张”时,李青崖帮过毛泽东等的大忙。此为后话。

2

足步:杨家

毛泽东参加“讨论哲学问题”

有回忆录如此记载,1915年上学期,毛泽东在结束教室的课程后,匆匆往“李氏芋园”赶路,经南门口,到天心阁脚下,再往北走,来到浏阳门正街,直进门顶上悬有“李氏芋园”牌匾的院门。

毛泽东来得最多的是修身教师杨昌济家。青年毛泽东很钦佩杨昌济,曾对人说:“弟观杨先生之涵宏盛大,以为不可及。”后来更是说:“教员中给我最强烈的印象的就是一个英国留学生杨怀中(昌济),过后我和他非常友好。他教伦理学。他是一个观念主义(唯心主义)者,同时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在他的影响下,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心力》(《心之力》)。那时我也是一个观念主义(唯心主义)者,我的文章大受杨教授的赞赏。给我那篇文章一百分。”而杨昌济也称赞青年毛泽东“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

此时,他到杨家另一个重要活动是“讨论哲学问题”。“为了使学生不囿于课堂知识,把学生从‘小课堂’引入‘大社会’,杨昌济在芋园还组织了一个哲学研究小组,成员有黎锦熙、方维夏、徐特立和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每逢星期日,这些人都要到杨先生家中来讨论有关哲学问题……大家每次碰到一起,就把自己一个星期来读书的心得拿来自由地进行讨论,有时也随手拿起旁边一个人的日记看看。”

正是在这种交往中,杨昌济认定毛泽东是自己理想中“强避桃源做大古,欲栽大木拄长天”的“大木”。不然,他不会成为毛泽东的岳丈,也不会在临终之前,把毛泽东托付给章士钊——介绍毛泽东的“学、品、行”,赞扬毛是“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另一‘子’系蔡和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赵晶)
相关专题
· 毛泽东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