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热心
5
足印:工人夜学 亲密接触下层
在青年毛泽东纪念馆的北侧,有一个平房群落,甬门旁挂有一块“工人夜学”的牌子。据纪念馆宣传科科长张靓介绍,这里就是当年工人夜学的校舍,但牌子上的字是“毛体”拼起来的。
1917年上期,一师曾经办过一次夜学,但没能坚持下去。下期当上校友会总务的毛泽东面临一个问题“这学期还办不办?由谁来办?毛泽东认为,办夜学是学校同社会联系的重要途径,应该办下去,而且要办好”。代校长、学监主任方维夏支持毛泽东的意见。于是,我们看到了毛泽东亲自撰写的这张广告——
列位工人来听我们说几句白话:列位最不便利的是什么?就是俗话说的:讲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列位做工的人,又要劳动又无人教授,如何才能写得几个字,算几笔数呢?现今有个最好的法子,就是我们第一师范办了一个夜校,今年上半年学生很多,列位中想有听到过的。这个夜校专为列位工人设的……教的是写信、算账,都是列位时刻要的。讲义归我们发给,并不要钱。夜间上课又于列位工作并无妨碍。若是要求求学的,请赶快于一礼拜内到师范的号房报名……
这则广告先托警察贴到街头,并没收到预期效果,只有9个工人来报名。毛泽东召集同学们分析原因。最后弄明白:上学不要钱,工人觉得不会有这样的好事;不识字的人本来就不会去看街上的广告;让警察去贴广告,人们有惧怕心理。找到原因后,毛泽东和同学们又带着广告,分头到工人宿舍区和贫民区,边分发边宣传,细细解释。5天后,就有一百多人报名。毛泽东把这次活动的过程写进了《夜学日志》,说工人要求入学的心情,“如嗷嗷待哺也”,他们分发广告时,“大受彼等之欢迎,争相诘问,咸曰‘读夜书去!’”于是,毛泽东有了对做下层群众工作的最初体会:非做得周密细致不可。
夏远生《毛泽东的三湘情结》如此评价毛泽东创办工人夜学之事:“是出身农家的毛泽东第一次广泛接触工人群众,促进了相互认识和交流”;“在夜学的宣传、创办和教学实践中,毛泽东取得了与工人联系和交往的感情经验”;1920年,毛泽东又通过开办工人夜校传播马列主义学说,培养工人骨干,为建党时期发动和领导工人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其实,毛泽东在一师以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回答:“以天下为己任。”
■链接
一师5年“大背景”
1、1914年春,四师合并于一师,毛泽东进一师重读预科半年。
2、1914年9月1日,孙中山等发表宣言,宣布中华革命党成立。
3、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5月7日,日本发出最后通牒。48小时后,袁世凯政府除第5条要求“容日后协商”外,其余竟全部接受。
4、同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5、同年12月13日,袁世凯接受百官朝贺,准备当皇帝。12月26日,蔡锷等在云南成立护国军,打响反复辟第一枪。
6、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在全国的反对下,申令撤销承认帝位案。6月6日,袁世凯病卒。
7、1917年8月14日,在第一次世界已经打了3年之际,段祺瑞政府在北京对德(同盟国之一)宣战,借机扩充皖系势力、消除异己,梦想实现“武力统一”;西南军阀借“护法”对抗段祺瑞的“武力统一”,出于利用孙中山的威望的目的而表示愿与他合作。
8、同年8月25日,孙中山召集“非常国会”;9月1日,通电全国宣布段祺瑞为民国叛逆,否认北京政府的合法地位,誓师北上,发动了护法战争;9月10日,在广州宣誓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
9、同年11月7日,俄国发生十月革命。
10、1918年6月,毛泽东一师毕业。
![]() |
相关专题 |
· 毛泽东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