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毛泽东不信医疗信锻炼

(湖南)龙剑宇

2013年11月05日08: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接下来他在《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一节中描绘过去的教育制度忽略体育所带来的弊端:

偻身俯首,纤纤素手,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故有颜子而短命,有贾生而早夭,王勃卢照邻或幼伤或坐废。此皆有甚高之德与智也,一旦身不存,德智则从之而隳矣。他又从正面谈到:惟北方之强,任金革死而不厌。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烈士武臣,多出凉州。清之初世,颜习斋李刚主文而兼武。习斋远跋千里之外,学击剑之术于塞北,与勇士角而胜焉。故其言曰:“文武缺一岂道乎?”顾炎武南人也,好居于北,不喜乘船而喜乘马。此数古人者,皆可师者也。毛泽东所处的时代,已开始引进体育的理念,可是仍然有诸多不足。毛泽东认为体育固然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但根本在于主观能动,他说:“夫内断于心,百体从令。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我欲仁斯仁至,况于体育乎。苟自之不振,虽使外的客观的尽善尽美,亦犹之乎不能受意也。

故讲体育必自自动始。”为此,他花了大篇幅来论述“体育之效”,他说,人也是动物,只是人是有理性的动物,那么动物的“动”就是人与动物的共性:“然何贵乎此动邪?何贵乎此有道之动邪?”而“动”这个概念正是与“体育”这个概念直接相关的,“动”有何作用?“动以营生也,此浅言之也;动以卫国也,此大言之也。皆非本义。动也者,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

毛泽东鲜明地指出一般动物的“动”与理性动物即人类的“动”之区别,那就是人类的“动”是理性的动,而不全是本能的生物性的“动”,这个理性的“动”就包括体育锻炼:“动之属于人类而有规则之可言者曰体育。前既言之,体育之效,则强筋骨也。”

毛泽东又从不同年龄阶段谈到体育锻炼的效用,认为一生都可以进行体育锻炼,也就是说体育锻炼并不只是年轻人的事,而且,毛泽东认为通过体育,弱者可以变强,如果不注重锻炼,强者也会变弱。说到这里,他举出西方一些通过体育锻炼由弱变强的名人例子:“东西著称之体育家,若美之罗斯福、德之孙棠、日本之嘉纳,皆以至弱之身,而得至强之效。”

他进一步谈到精神与身体的关系,他认为“精神身体,不能并完。用思想之人,每歉于体;而体魄蛮健者, 多缺于思。其说亦谬。此盖指薄志弱行之人,非所以概乎君子也。”“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此盖非天命而全乎人力也。”

那么,体育与知识的关系如何?毛泽东引用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句名言:非第强筋骨也,又足以增知识。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