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玮
艰难的手术说服工作
1975年初,医疗组专家开始为毛泽东白内障手术做准备。他们把中央直属招待所——华北招待所的两间小会议室辟成临时病室,为40名高龄白内障患者分别进行白内障摘除术和中医白内障针拨手术。这4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由西医做白内障摘除术,另一组由唐由之进行白内障针拨术。两组医生既要注意患者的手术过程,同时也要总结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40名白内障患者手术成功后,记录两种手术效果的总结报告都呈送到周恩来面前。周恩来经慎重对比和咨询后,最终批准以中西医结合的白内障针拨术来治疗困扰毛泽东多年的白内障。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中央正式决定:由唐由之主刀为毛泽东做白内障手术。唐由之回忆说:“任务果然落在我头上了。一想起这次任务的重大,我一个星期都睡不踏实。”
决定由唐由之主刀后,唐由之主动请求除了已定的名单外,希望能再增加一位手术助手,并希望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中增选。其实,按常规,这种手术有一名助手足矣。但唐由之内心有一个期待:中医眼科人员肩负着这项意义重大的任务,如果能有西医眼科人员一起加入,从中体现中西医团结合作的精神更好!他的请求得到认可,中共中央办公厅保健局最后确定的毛泽东眼科手术人员名单上,增补了北京同仁医院医生张淑芳作为第二手术助手。
随后,毛泽东眼科医疗小组“真枪实弹”的准备工作在唐由之的带领下全面开展起来。唐由之像一个战场上的总指挥,除手术本身外,他还给其他人做了分工,对每项工作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麻醉针打得好不好,是手术的关键一环。当时,眼科手术还需要做球后麻醉,这个注射由眼科医生亲自操作。正常情况下,眼球的转动,依靠眼球后面的几条肌肉协调控制。球后麻醉打得好,那些肌肉松弛了,眼球就不能转动了,瞳孔会稍许散大,眼压也轻度下降,甚至睑裂的皮肤也会轻度松弛,这种效果有利于眼科手术的精确操作。经过多年实践,唐由之的操作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为毛泽东做手术,麻醉必须一针到位、百分之百见效,绝不能第一针打不好,再打第二针。为保险起见,张晓楼主动要求唐由之给他试打,想亲身体验一下,结果十分理想,真是一针见效。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 毛泽东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