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刘少奇政治生涯中的若干“最后一次”

张洪军

2013年12月13日10: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世纪风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奋斗了一生,他一生的一系列“最后一次”也不同寻常耐人寻味。

最后一次访苏:为维护中苏关系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赫鲁晓夫借机向我国施加压力。1960年7月,苏联撤走专家,停止供应我国急需的重要设备。新中国内外交困,极为艰难。

1960年11月5日,刘少奇和邓小平、彭真、杨尚昆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飞抵莫斯科,出席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81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然后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3周年庆典。刘少奇此次访苏,一方面,是要在重大问题上继续坚持原则,另一方面,又要顾全大局,维护共产国际内部的团结,同时,还要努力缓和中苏之间的紧张关系,任务十分艰巨。

11月6日至8日,刘少奇率中国代表团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3周年庆祝大会,并拜访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刘少奇会见赫鲁晓夫时强调:“我这次来是带着团结的希望把会开好。”赫鲁晓夫说:“好啊,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看你们的了。”

11月10日,81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开幕,由于中苏两国两党的关系日趋紧张,会议一开始气氛就很不正常。会上,赫鲁晓夫向各国代表团散发了一封长达6万字的指责中共的信。刘少奇一方面坚定地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尽可能地改善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会见了一些兄弟党的领导人,向他们阐述了我党的立场,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12月1日,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发表讲话,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形势、战争与和平、当代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任务以及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等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并代表中国共产党在会议最后通过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声明》(即《莫斯科声明》)和《告世界人民书》上签字。

会议结束后,刘少奇率代表团到列宁格勒、明斯克等地进行了友好访问。12月7日,出席莫斯科各界为欢迎中国党政代表团来访而举行的苏中友好群众大会。在会上,刘少奇发表了题为《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讲话。在讲话中刘少奇深情地回忆起1921年他第一次到苏联的情景。他说:“当时,你们的国家处于革命后最困难的时期,……但是,他们(苏联人民)却有着极高的工作热情,对于击退外国武装干涉者的胜利感到十分自豪,对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抱着无限的信心。他们对来自中国的青年十分欢迎,帮助我们克服各种困难,耐心向我们解释发生各种困难的原因。这种崭新的精神面貌,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使我们开始懂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艰巨性和它的深刻意义,增强了我们献身革命的决心。这样,到莫斯科以后不久,在1921年冬,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时候起,我就为拥护苏联,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而努力……。”他的讲话多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这次访问,刘少奇不辱使命,显示出他在国际舞台上驾驭复杂局势的非凡政治能力。他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中苏两国原本十分紧张的关系得到了缓和。

12月9日,刘少奇回国时,毛泽东亲自到机场迎接。不知是否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在机场,毛泽东亲自为刘少奇打开车门。

刘少奇一生6次访苏,这是最后一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刘少奇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