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王海:游猎在朝鲜上空的鹰

叶慕安

2013年12月16日10: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初战初试锋芒击落敌机

终于把“空忙”变“空战”

尽管如此,侵朝美国空军的兵力有增无减,已由战争初期的14个联(大)队增至19个,作战飞机达1400余架。他们仗着自己的“空中优势”,每天出动2~3批,有时多达6~7批,每批50~80架,由战斗截击机和战斗轰炸机编成混合大机群,于昼间活动于平壤至安东地区,其战斗截击机寻机与志愿军 空军作战,掩护其战斗轰炸机对沙里院以北的交通运输线和清川江、鸭绿江大桥以及拉古哨发电站等重要目标进行轰炸袭击。

第三师到达前线后,首先学习了第四师的经验,研究了美空军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根据美空军活动的情况,以及本师担负的任务和飞行员的技术状况,决定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由小仗打起,积累经验,再逐步转入打大仗、打硬仗,避免和美空军拼消耗,力求以较小的代价夺取大的胜利。王海在听取了兄弟部队的经验介绍后,心里暗暗鼓劲:兄弟部队的战友们能够旗开得胜打掉美机,我们大队也能够在空战中赢得胜利。

可是,事情偏偏不作美,由于王海率领的大队开始不会搜索目标,最初的几次战斗起飞,都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在空中一听到敌情通报,精力就分配不过来了。有的只顾看座舱内的仪表,忽略了向外搜索;有的心情急躁,东张西望;有的顾此失彼,只看一个方向。结果连美机的影子也没有看到,“空战”变成了“空忙”。

别人打下了美机,他们打不下来,同志们一个个觉得脸上无光,压力很大。作为大队长的王海,心里更是窝着一把火,觉得有劲使不上,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实,整天脑子里装的都是起飞、搜索、空战、攻击。他劝大家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一下起飞后不能发现目标的原因,再想出一些解决的办法,不然干着急也没用。于是,同志们把每次战斗起飞的情况都摆出来,逐次一一作了分析,每个人都谈了自己的看法。大家认为,空中不能发现目标的原因,主要是不得要领,注意力分配不当。并且研究出了一套搜索发现美机的要领,即:在空中要十分沉着冷静地按照地面指示的方向,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低到高,迅速而仔细地观察;在思想上,大家要互相信任,并严格按照分工搜索自己的警戒区,不使任何一点可疑的情况漏掉。经过一番摸索和锻炼,他们发现目标的本领渐渐有了提高。

11月8日,他们再次战斗起飞,终于发现了目标,并且开了炮。这天上午,师指挥所接到空联司指挥所通报:美机一批,在清川江一带活动。第三师第九团奉命起飞出击。在团带队长机的率领下,机群排着“品”字队形向战区飞去。第一大队飞在最前面,按照预先研究的要领搜索前进。当飞到宣川上空时,只见一簇簇黑点出现在右前方,战友们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

“发现敌机!发现敌机!”

王海定睛一看,原来是12架F─86战斗机,即向带队长机报告:

“右前方发现敌机12架!”

在得到带队长机发出的“攻击”命令后,他率本大队向美机扑去。由于双方速度都非常快,两个机群闪电般擦肩飞过,没有来得及开炮射击。当他率队掉过头来准备追赶时,团带队长机根据空中情况,决定不再追击,发出了“一大队跟我来”的口令。

王海便放弃对美机的追击,率队奔团带队长机而去。不料,美机却来了个右转弯,绕到第一大队机群尾后,从背后向他们攻了上来,情况很紧急。飞在最后的7号机马保堂一看大队有危险,机头一扭即向美机冲了过去。

美机眼见米格飞机冲过来,而且越来越近,眨眼间就会撞到一起,便慌忙躲闪,结果队形也乱了。

冲散的美机不甘示弱,有两架乘势咬住了飞在前面的第一大队中队长机张滋。马保堂一急,也顾不上瞄准,就按动炮钮向美机开炮。美机立即放弃了对张滋的攻击,十几架飞机忽啦一下向马保堂围了过来。马保堂充分发挥米格飞机良好的垂直机动性能,猛一拉操纵杆,来个急跃升,将美机甩在下面。接着,又一推机头忽地向美机群冲下去。他忽上忽下,冲过来,冲过去,并瞅准机会开上几炮,硬是把美机赶跑了。

第一次战斗就这样结束了,总算与美机交上了手。但没有打下美机,一个个都非常懊悔。战后讲评时,大家认真分析了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同志们认为,战斗没打好,主要是失于指挥,动作不灵活,顾东顾不了西,没有抓住战机。王海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心里像压着一块石头,沉甸甸的。那天夜里,他躺在床上很久不能入睡,白天战斗的情景重新浮现在脑际,战友们讲评时的谈话萦绕在耳畔。他思来想去,最后悟出了一条经验:空战是分秒必争的,战机稍纵即逝,一个空中指挥员,在指挥上必须当机立断,在动作上必须做到快、猛、狠。

11月9日,他们再次出征。上午9时44分,地面指挥所通报:发现平壤以南有美空军F─84战斗轰炸机8架在盘旋活动。9时51分,第三师第九团奉命起飞18架飞机,由副团长林虎率领编队迎去。当机群飞到战区后,美机已经返航,错过了交战的机会。

正当他们调转机头准备返航时,又接到地面指挥所通报:前方40公里处有一架FMK─8型飞机在活动。经请示带队长机允许,王海率本大队焦景文、周凤性、刘德林等人驾机向前方飞去。眨眼之间就飞到了FMK-8型飞机活动的空域,一眼就看见了那架飞机。

这是一架英国空军的飞机,双发动机,机身很粗,个头很大,正在慢悠悠地作战斗巡逻飞行。想必是他们发现英机的同时,英机也发现了他们,急忙加大速度向南逃去。

“没那么便宜,你这个美国的帮凶,今天你是跑不掉了!”王海这么想着:对方只有1架飞机,我们是4架飞机,而且性能大大优于对方,怎么能让它跑掉呢?

他当机立断,实施大速度追击,一下子追出了100多公里,终于在镇南浦上空追上了那架英机。飞在前面的王海率先瞄准开炮,咚!咚!咚!……一串串炮弹拉出一条条光线直扑敌机,眼看着英机中弹负伤晃来晃去,就是不往下掉。他又急忙按动炮钮,却听不到炮弹出膛的声音,原来是炮弹打光了。

他火急喊道:“你们攻击!”自己一面退出攻击,一面指挥后面3架飞机开炮射击。

焦景文、周凤性迅速赶上前去,对准英机连续开炮,炮弹打光了,英机还在摇摇晃晃向前飞。这时,刘德林赶了上来,他一会儿绕到英机左边开炮,一会儿又绕到右边开炮,一会儿绕到尾部开炮,把英机当活靶子打,终于把它敲掉了。

战后从射击胶卷上看,他们每人都打中了。这是第一大队第一次取得战绩。师、团首长和战友们都向他们表示祝贺。王海非但没有被首创战功而陶醉,相反,他对这次空战并不满意。

回到飞行员休息室,他沉思良久,找到了应当汲取的教训,在飞行记录本上写道:“这次空战的教训,首先是攻击时不是有掩护、有攻击地进行射击,而是轮流射击,形成了‘车轮战’的攻击方法。其次是不注意节约炮弹,在攻击的4人中3人都把炮弹打光了。第三是谁攻击完谁走,本来是可以继续佯攻互相掩护的,但我们没有这样做。”在战后民主讲评会上,他向大家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指出了空中指挥(只笼统地发出了“你们攻击”的口令,没有具体的实施指挥)、编队技术和射击动作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教训。

通过几次起飞作战,他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空中指挥员,需要的不只是勇敢顽强,更重要的,他应该是全队飞行员的“大脑”,能在瞬息万变的空战中,迅速判明情况,敏捷地抓住战机,机智果断地实施指挥,充分发挥战斗集体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