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实录:李近朱刘晓翔姚鸿谈“邮票上的毛泽东”

2013年12月20日14: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主持人]:我听刘老师的讲解,无论从邮票的发行和书的设计上真的有细心独到之处。也请李老师谈一下,李老师对邮票和集邮非常热爱,您能否向网友介绍一下我国发行毛泽东邮票的一些大致的情况,最早关于毛主席的邮票是在什么时候发行的?

[李近朱]:刚才刘先生介绍了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得非常独特、非常新颖、非常精彩,我说邮票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品,拿到这本书,看这个设计也是一个精美的艺术。精美的设计加上文字,加上重量级的邮票,才能很好地刻划毛泽东的一生。

[李近朱]:毛泽东邮票发行有很长的历史了,第一枚毛泽东邮票的发行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邮票是什么?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这是保加利亚革命家季米特洛夫为邮票的命名。邮票是国家名片,什么意思呢?所谓国家名片实际上是一个主权象征,邮政是主权象征,邮票是国家名片,这一个政权的标志。毛泽东第一枚邮票的发行是在一个特殊的情况下发行的,那时候中国的整个版图还是国民党政府控制的,但是在这样的历史时代,毛泽东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有了大量的革命根据地,而且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自己的人民的政权。像1927年上景冈山,然后又到了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际是一个人民政权,后来中华苏维埃又变成了解放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又叫做边区,实际上是一种很特殊的,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的大地上有星星点点的连成片的红色政权,这就是人民政权。它是有国家形态,如果我们到瑞金参观,虽然是小地方,但是它确实有完整的政府机构。今天我写这本书是我到瑞金去了一下,特地拜访了我们的邮局,那里陈列着毛主席和朱德写的一个批示,叫做“保护邮局正常篡记”,说的就是人民政权的邮政要有投记的功能,不仅投记,人民政权还要发行自己的邮票。在那个战争年代,在解放区,在人民政权下我们发行了邮票。从1930年开始发行,当然1930年毛主席还没有在党中央占据主要领导地位,1935年10月遵义会议以后毛主席成为我们党的领军人物,这是一个转折点。随着毛泽东领导革命斗争接近胜利,毛主席的威望日益提高。到1943年像山东解放区已经有900万人口,当时各种机构,用一句话说“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搞得热火朝天。当时山东解放区成立了一个山东邮政,它不叫山东邮政,它叫山东战时邮政,简称山东战时邮政,就以山东战时邮政这个名字开始发行毛泽东邮票,1944年3月份发行了第一套,在全世界第一套毛泽东肖像的邮票,一共三枚,用的是同一个毛泽东木刻肖像画,现在就有一个问题,毛泽东的肖像是怎么来的。这里面也很有意思,当时山东战时邮政设计毛泽东邮票的时候苦于没有肖像,当时在解放区也找不到毛泽东的肖像,如果用照相制版我们的技术还达不到,制了版以后是有墨印的,有的是有石印的,非常简陋。廖承志同志在1939年的时候,在香港印了一批毛泽东肖像,把这个肖像辗转送到了延安,山东解放区又辗转从延安把这批毛泽东像拿来了,借鉴这幅肖像设计了第一套毛泽东像的邮票,这是1944年3月中国出现的第一套毛泽东邮票。六年以后,1949年我们全国解放了,全国解放以后的新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就出现了毛泽东像,第一套邮票是什么题目呢?叫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这个邮票上有大红灯笼,有毛泽东像。是新中国政权第一次出现的毛泽东形象。还有就是外国第一次出现毛泽东形象是在50年代初期,1951年。这张邮票就是一个木刻肖像,这个肖像是著名的木刻艺术家做的古元。

[主持人]:这个邮票是哪个国家出版发行的?

[李近朱]:它采用的是中国的木刻家古元先生的毛泽东肖像,这个邮票是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当中的一个国家,叫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我们简称又叫做东德或者民主德国。当时社会主义阵营非常友好,在1951年德国发行了一套邮票,叫做德中友好月,一共三枚邮票,一枚邮票是生产,一枚邮票是土地改革,另外一枚邮票就是毛泽东肖像,这幅肖像非常生动地刻画了毛主席在50年代初期的形象,是开国大典时的形象,毛主席目光投向远方,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这三枚邮票,特别是毛泽东这张邮票一共只印了100万套,经过了60多年的消耗,到现在存世量比较少,俗话说叫做物以稀为贵。所以现在在外国邮票中,特别是毛泽东邮票中,这套邮票标价是最高的一套,非常昂贵,收集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我这个集邮也是前几年才圆了梦,收集到这张邮票。

[李近朱]:咱们整个回顾一下,第一张邮票出现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解放区一种特殊的政治环境之下,1944年山东战时。新中国1949年10月份第一枚带有毛泽东肖像的邮票是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出现了毛泽东。在外国这么多年发行邮票领头的第一枚就是民主德国所发出的毛泽东像邮票,在集邮界中第一非常重要,第一总是领头的,总是亮点。如果统计起来,从1944年到2013年这段时间一共是69年,69年时间中毛泽东肖像的邮票,中国的和外国的一共有600多枚。

[主持人]:刚才听到李老师讲邮票,我其实也是一个小的集邮爱好者,但是这一番小天地真的能反映出很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背后的小故事。现在整个社会进入电子化时代,电子阅读被很多年轻人接受。我想请刘老师谈一下,虽然电子化的冲击,实际上读者更加重视到纸质图书的装帧或者设计,您觉得对于纸质图书未来的发展空间或者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刘晓翔]:确实现在纸质图书的市场受到了电子物或者电子阅读器的冲击。很多人惊呼可能这个书够呛了,纸质书籍的末日快要到了,但是我不那样看。因为电子出版物不是书,书还是纸的,能够摸到、能够看到、能够闻到、能够翻阅,这才是书。电子的东西只是文本或者图片,借助了这种载体存在于里面,要是落实成书,可能有其它环节的介入,这样才能把它物质化了,物质化之后才能叫做书。

[刘晓翔]:至于书的发展方向,既然有了电子的载体,一些没有个性的或者仅仅只有简单的阅读功能的,不追求存在感的,没有可以翻阅,可以闻到油墨味道的,这些东西完全可以被电子阅读器取代,书可能就会两个方向去发展,一是这次党史出版社做出的这样的探索,把书籍当做一个艺术品去对待。实际上书记就是一个纸质的艺术品,对于电子出版或者电子阅读器来讲是量身订做的,每一个都不一样。电子阅读器再好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我们出来iPhone 5s,iPhone 5c。大家买来手机之后都要给它加一个外壳,为什么要加外壳?一个是保护自己的手机,还有一个是个性化。人对个性化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纸质书的前途应该没有问题,尤其是有这样的能够把很普通的选题按照文本做成它应该有的形态的书,这样的出版社,我觉得肯定以后会越发展越好,而不会书也没了,出版社也没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红色访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