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立
三、兵团精神是兵团党史文化的灵魂和传承创新的方向
(一)集伟大实践 成兵团精神
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是人民军队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在屯垦戍边实践中的传承光大,是几代兵团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造的精神成果,是推进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兵团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和价值取向。热爱祖国是其核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其品格,开拓进取是其时代风貌。兵团精神的缔造传承始终与不同历史时期兵团所肩负的使命任务为实践载体。在新疆和平解放和巩固边防的实践中,兵团人把热爱祖国写在旗帜上,翻雪山、穿沙漠,平定叛乱、肃清匪患;在千里边境线上,几代兵团人长期坚持劳武结合,用青春和生命坚守边防,在西北边境铸造了坚固的国防屏障,成为有生命的永不移动的界碑。在组建初期,兵团人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让千年沉睡的戈壁荒原良田万顷、林网渠系如织,花园般的城市拔地而起,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创造了不朽的人间奇迹。在改革开发的大潮中,兵团人以开拓进取精神为支撑,奋起二次创业,大力进行小城镇建设,各农场的场部和师部所在地逐步演变成为经济、文化繁荣之地,成为当地的社会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使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等一大批新兴城镇在新疆大地上崛起,促进了新疆城镇化的发展,改善了新疆的人口布局。今天,在对口援建的春风中,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推进“三化”建设成为新时期兵团工作的时代主题,引领兵团事业科学跨越。
(二)传兵团精神 铸文化灵魂
60多年来,兵团的建设者们在各行各业、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创造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涌现出无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事迹。如:1949年冬四十七团老战士随部队历时18天徒步792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解放了和田;“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亲爱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是兵团边境农场的西北第一连、小白杨哨所等这些有生命的永不移动界碑的真实写照等等,这些感人事迹,如兵团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不胜枚举。他们是兵团精神的缔造者、传承者和实践者,是引领兵团事业发展的一面面光辉旗帜,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创造的人间奇迹,是党史文化的不竭资源,是党史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的重要元素。党史文化把兵团人从地窝子、土坯房,到军垦新城职工别墅楼群的演变历程,演绎在遍布新疆大地的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栩栩如生地再现着当年屯垦戍边战天斗地、艰苦卓绝、如火如荼的沸腾生活,党史文化书写在党史书籍中,闪耀在荧屏上,激励和鼓舞一代又一代兵团人奋发前进。
(三)扬兵团精神 领发展方向
兵团党史文化作为屯垦戍边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贯穿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中,在各个历史时期有力地推动兵团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兵团党史文化以兵团精神为主线,以兵团的发展历史、领袖人物及各历史时期的先进模范人物等为主题,以各种题材和形式为舞台,创作出大批具有兵团特色、兵团风格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展现时代风采,弘扬兵团精神、塑造美好心灵,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成为推进兵团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促进了兵团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兵团事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党史文化的传承创新,更好地传承弘扬了兵团精神。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弘扬兵团精神,使之成为推进兵团跨越式发展的思想动力,成为凝聚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奋斗的力量之源。把弘扬兵团精神作为发展繁荣党史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兵团精神融入到党史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个方面,融入到革命遗址保护、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建设的全过程。在兵团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坚持以兵团精神引领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宣传弘扬各民族共同价值观,开展以弘扬兵团精神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职工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党史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使兵团精神在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世代相传,永放异彩。
(作者单位:兵团党委党史研究室)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