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红军遭受重创
新任湘赣省委书记陈洪时,搬进了任弼时“任胡子”原来办公的老祠堂。在忙完了对党政领导机构的调整充实后,陈洪时把注意力放到了军事上面。此时,留在湘赣苏区的红军也有一定的实力。省军区下辖5个独立团和军区直属队,加上5个军分区的机关武装,总兵力超过了6000人。陈洪时的意见是将战斗力最强的独立第五团和军区教导营放在牛田以北的郑家坊,在那儿修筑工事和碉堡。省军区总指挥彭辉明看了陈洪时在简易地图上画出的位置,皱着眉头以广东口音说道:“到寄(这)个时候,还能打什么阵地战?我们修建的碉堡又有什么用处?”
陈洪时听后带着怒气又有些武断地说道:“我说辉明同志,到这种时候还要实行‘零散的游击主义’?这本身就是一种惊慌失措的表现!设立阵地与敌人鏖兵对垒,有什么不对?仗就得这样打下去!”
彭辉明的嘴边浮现出一丝苦笑,声音不高地回道:“执行省委的指示吧。”
陈洪时满意地点点头,又对霞溪、白泉山等地的阵地防御,谈了指示性的意见。
显然,陈洪时仍然采取了过去“纯粹防御主义”的一套,主张红军与进攻之敌大打阵地防御仗,等待主力红军的回师。
这时候的湘赣省委,仍有电台与红六军团保持联系。8月22日,红六军团在郴州击败湘敌1个师的捷报,通过电讯传到了陈洪时那里,他向省委秘书长龙承绪挥手布置:“送到报社去!”第二天一早,套红的油印号外《郴州大捷》出版了。8月26日,红六军团一举攻占新田县城,击溃四五倍于己的湘桂之敌。陈洪时见到省委电台抄收的电报后,神采飞扬地传令:“召开祝捷联欢晚会,叫军区剧团的人全部来跳苏联红军舞!”
彭辉明等人担忧的情形终于发生了。9月下旬,国民党军通过各种途径弄清了湘赣苏区现有的红军情况,知道湘赣省“赤区”的军政首脑机关设在永新牛田,遂派第六十二、六十三两师向牛田至津洞一带扑来。10月12日起,天上有飞机投弹、地面有炮火轰击的敌人,在郑家坊、霞溪几处阵地发起猛攻。10月13日这天,独立第五团就打退了敌人的3次冲锋。由省苏维埃政府组织的“难民抢修队”,点着松明火把连夜抢修壕沟工事,设置檑木滚石。独立第五团坚持到14日中午,绝大部分壕沟工事已被炸塌,耗费了大量人力修起来的十几座碉堡,也被敌人炮弹炸掉,各处阵地的红军都是死伤惨重,所剩的弹药也不多了。彭辉明对这种完全与优势敌人拼消耗的战斗大为恼火,一个劲地骂“打什么蠢仗、瞎仗”!在没有经过陈洪时同意的情况下,传令各防守部队撤出战斗。陈洪时对军区总指挥的“违令”感到无可奈何。他曾两次到火线亲眼所见红军在防御阵地上的劣势,目睹了部队付出的惨重代价,明白为避免红军在阵地上覆灭,撤出战斗是必然的。
10月15日,湘赣省委决定放弃牛田、津洞被敌人围困的区域,将剩余主力和全部机关转入山区,于10月31日进入武功山的长源头、芦台村。不到半个月,国民党军就侦知了湘赣省委、省苏机关的所在位置,遂派第五十三师两个旅在莲花、安福保安团配合下,从几个方向实行围攻。经过半天极为激烈的战斗,红军的工事全部被摧毁,前沿阵地的部队伤亡过半,又是彭辉明对陈洪时板着脸说道:“再不撤就全部完了!”陈洪时这才点头“嗯”了一声。
1935年春节后几天,陈洪时、彭辉明带着只剩下2000多人的部队,从武功山的双园坪来到莲花北陲的五里山,在虎头岭一带停驻下来。
湘赣苏区的红军驻于五里山,不久被莲花保安团侦知,他们联合萍乡保安第四团共1800余人,于2月17日向五里山袭来。由于红军早就占据了虎头岭的制高点,这场反击战,红军以大大少于敌人的伤亡代价,歼灭犯敌400多人,缴获了一批弹药钱粮。然而令所有的红军官兵感到万分悲痛的是,彭辉明在这场战斗中英勇地牺牲了。
虎头岭一战也暴露了红军的驻地。担负武功山“清剿”的国民党军罗霖第七十七师,急调其胡良玉旅,于3月6日在塘坑围住了湘赣苏区的红军。独立第五团、第三团奋勇阻击,掩护省委、省苏机关的撤退。这次战斗又使红军减员数百,特别是仅有的一部电台也在战斗中损毁了,从此中断了湘赣苏区与中央和红六军团的联系。
湘赣红军在进入莲花北部山区隐藏下来的日子里,陈洪时才对以前一套与敌人硬拼的战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有所反省,意识到必须实行缩小目标、分散行动的游击战。4月初,省委决定由仍有千人的独立第五团挺进湘南,寻找中央红军蔡会文的部队。同时组织挺进队到攸县、茶陵一带筹集钱粮。独立第五团与挺进队出发后,陈洪时带着精简后的省委、省苏机关300多人转入萍乡境内的太平山。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