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重庆谈判中毛泽东的抗联警卫

2014年03月14日14:1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45年8月28日在延安机场,自左至右:张治中、毛泽东、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胡乔木、陈龙。

1945年10月11日,毛泽东离开重庆返回延安时,在重庆九龙坡机场同张澜(左一)、张治中(右二)、邵力子(左二)及其夫人傅学文(左三)、郭沫若(邵力子身后)的合影,毛泽东身后戴礼帽者为蒋泽民。

1945年8月28日,为了巩固人民抗战胜利成果,争取制止内战、实现和平民主,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一起,毅然踏上了重庆谈判的路程。在毛泽东的警卫人员中,有两名来自白山黑水的抗联战士,他们一位是原抗联第二军参谋长陈龙,另一位是原抗联第五军战士蒋泽民。

陈龙原名刘汉兴,辽宁抚顺人,1910年生,后随全家移居吉林宁安(今属黑龙江省)。长大成人后,家境贫寒的他投身军旅,从中东铁路护路军的士兵做起,至“九一八”时已是驻防牡丹江火车站的连长。日寇入侵之际,陈龙毅然率部起义,投奔救国军王德林部,在牡丹江一带屡立战功,年仅22岁即升任团长。也就是在救国军里,陈龙平生第一次接触到了李延禄、周保中等共产党人。在周保中的帮助教育下,陈龙从朴素的爱国爱民思想出发,完成了向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于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转战于吉东、东满、南满一带。在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最高职务是第二军参谋长,这支部队是中国共产党在东满地区建立和领导的抗日武装,是杨靖宇指挥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长王德泰、政委魏拯民先后担任第一路军副总司令,为抗日革命捐躯沙场。该军下辖三个师,其中第六师是政治军事素质最优、战绩最著的主力部队,而该师师长就是金日成。该师改编为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后,金日成改任方面军司令。担任这样一支部队的参谋长,足见陈龙在东北抗日联军中的重要地位。

在1936年3月13日的日记中,周保中记述了陈龙的一项战绩:[1]

“我二、五军联合部队,得刘参谋长汉兴同志之工作计划,以轻捷敏妙之诱敌手段,将驻屯三道河子之走狗军第二十七团一连武装解除。获得三八式步枪七十二支、十一年式轻机两挺,子弹万余发,该连连长有反日救国之热忱,投诚我军,其余官兵除九名愿反日救国外,悉获释放。此二月十X日事。敌人虽因此而调集兵力于东南区,但未若往例之积极行动”。

对于从不轻易赞许人的周保中来说,能够这样记述陈龙的战绩,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1936年,经周保中的提议,陈龙被派往苏联,进入斯大林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第八分校学习。在此期间,陈龙多次向陈潭秋汇报了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陈龙”这个名字也是陈潭秋所取的,遵照陈潭秋的指示,陈龙还曾为《救国时报》撰文宣传抗联事迹。

同陈龙一样,蒋泽民也来自东北抗日联军,来自周保中的麾下。他于1913年生于辽宁黑山,在“猪倌”和长工的辛劳中度过了童年岁月。1931年9月参加抗日义勇军,转战于辽西一带,1935年参与组织珲春县大荒沟伪军起义,投奔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后转入第五军,在老黑山、南马场、罗子沟等战斗中表现勇敢,1935年底被选送苏联学习,进入斯大林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第八分校,后又在许光达领导下学习坦克技术。

早在东北时期,蒋泽民就从地下党员、老工人耿振义口中,听说过“共产党是为穷人谋利益的政党,毛泽东和朱德是共产党的领导人。红军和人民革命军都归共产党领导,杀鬼子,除恶霸,救穷人,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2]到苏联后,通过学习《救国时报》,蒋泽民更加仰慕毛泽东和朱德。

1938年,蒋泽民和陈龙先后回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随后,蒋泽民历任抗大第四大队第一中队一区队队长、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交通班班长等职,陈龙先在马列学院(即中共中央党校)担任游击战术教官,结合东北抗日战争的实际,讲授毛泽东的“十六字诀”。1939年2月调中央社会部,历任治安科科长、“七大”警卫处长等职,担负锄奸反特工作。

>>进入图书连载《可歌可泣的诗篇——毛泽东与东北抗日联军》


频道精选:

孙中山与宋庆龄牵手十年:革命与爱情融为一体

揭秘:1976年江青曾不赞成建立毛主席纪念

“四八”空难背后故事:毕加索赠毛泽东的油画一起坠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相关专题
· 图书连载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