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中有许多新概念,对党风政风,对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他多次使用“担当”概念,把“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具有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要求广大干部有担当精神,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并提出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具体标准。又比如,他多次提到“定力”,即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政治定力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战略定力是指领导者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要稳得住,他强调外交工作以及推动改革的进程中,都需要领导者具备战略定力。再比如,他还常常使用“规矩”概念,在强调党章这个总规矩的同时,还定立新的规矩,如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他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强化规矩意识,严明政治纪律,使党的纪律得到切实执行。习近平同志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使用,充分反映了他的做事原则和执政风格。
[关键词]习近平;讲话;新概念;担当;定力;规矩
十八大以来,在学习习近平同志讲话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体会,就是新话多,语言有自己的特色。这些讲话中有许多新概念,非常有冲击力、穿透力,对党风政风,对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些词汇或概念,已经成为这一时期党的文献的标志性语言,有些甚至成为了一种新的价值尺度,成为了引领时代风尚的新的规范。在这篇文章里,笔者结合习近平同志讲话中经常用到的“担当”、“定力”、“规矩”三个概念,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担当”
十八大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讲话中,多次使用“担当”这一概念。粗略统计大概有近40次。如他上任后不久,在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上就这么说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讲话中,他又强调:“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他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他又一次强调,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
今年2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主持人布里廖夫的专访,谈到执政理念时,明确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他用14个字概括了他的执政理念,14个字里面有两个“担当”。对外国记者这样突出地强调“担当”两个字,可见他对这个概念的重视和喜爱。这个概念很能反映他的品格、作风,也给外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么,什么是担当呢?其实,往大了说,就是一种责任感或者使命意识;往小了说,就是要不怕困难、能担事。
有一个时期,社会上流传一个“击鼓传花”的段子,说得很形象。有些地方干部,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遇到问题绕着走,遇到困难往后拖;有的追求短期效用、短期政绩,大有“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味道。这样下去,有些问题不抓紧解决,留给后人,问题越积越多,越积越严重,后果不堪设想。群众对此很担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后,明确提出中国梦,突出强调“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改革,就是要明确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使命,希望我们这一代人担当起我们应该担当的责任。
习近平同志总是把理想与担当紧紧连在一起,强调“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他本人的责任意识就特别强。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他郑重宣示: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刚刚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又郑重宣示: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这种责任感、使命感,很顺人心,很得民望,一下子就坚定了大家的信心。最近,他在国际场合谈到执政理念时,又强调要“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让全世界看到了他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执政风格。
习近平同志不仅要求自己,也要求广大干部要有担当精神。
早在2010年,作为当时的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同志就说过:“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在去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特别强调了理想信念和敢于担当这两条,认为这是当前干部队伍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他说:“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他引用古语说:“‘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在这次会议上,他还概括了好干部的标准:“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敢于担当。这样的概括在我们党的文献中,是很少见的。那么怎样才是敢于担当呢?习近平同志是这样说的:“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我理解,这五个面对,就是敢于担当的具体标准。
习近平同志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有所指的,有很强的针对性。他长期在基层工作,对基层的一些情况是非常了解的。现在,一些干部中好人主义盛行,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的现象相当普遍。有的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满足于做得过且过的太平官;有的身居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成大祸;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拣瘦,遇事明哲保身,有功劳抢得快,出了问题上推下卸。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人有些还混得左右逢源甚至如鱼得水,付出的比别人少,得到的比别人多。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圆滑官”、“老好人”、“推拉门”、“墙头草”多了,党和人民事业还怎么向前发展?这些问题危害极大,必须下大气力解决。
因此,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
当然,敢于担当,就有可能给自己找麻烦,就有可能得罪人,到了提拔的时候,得票就可能少。这种现象很普遍,做事越多的人,越是敢做敢当的人,越可能出差错,越可能得罪人,有时得票还不高。而不干事的人,不得罪人,得票可能很高。针对这一现象,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强调,不以票取人。习近平同志也多次说:“用人得当,就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对那些勇担当、有本事、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个性鲜明的干部,往往会出现认识不尽一致的情况,组织上一定要为他们说公道话。”他还说:“不能求全责备,一有失误就加以责难,这样会挫伤干部敢于担当、勤奋工作的积极性。决不能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甚至不干比干更得利的导向。”
关于这一点,习近平同志的思考很具体。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不大敢见记者,不大敢说话,怕说错。针对这一问题,他专门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要怕采访,不要怕偶尔说错话。有的部门和同志担心说错话,遇到问题不能马上发声,也不愿主动发声。坦率地说,谁都不是神仙。主动做工作,说错一两句话,是可以原谅的。如果遇到重大问题静默失语,不主动做工作,不敢担当,造成更严重的舆论误导,那才是不可原谅的。”
经过习近平同志的倡导,担当这个词现在用得很多了。各种报纸、网络都在用。很多领导同志的讲话也在用这个词,强调这种精神。最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重新修订印发。这个修订也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这一要求,在总则中专门加上了“敢于担当”的要求。应该说,现在担当已经成为了一种品德,一种精神,一种风尚,一种价值尺度。
担当的品德和精神流行开来,受到欢迎,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得到认可,不是偶然的。这一方面是现实需求,一方面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对担当精神也是很看重的。明朝学者陈继儒就说过,看一个人,主要就是从四个方面看:“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四个标准中,第一个就是看担当。这是知识分子的概括。民间也是一样。比如在山东,老百姓很崇拜一个神,就是石敢当。很多人家门前都立上这么一块石头,上面刻着“石敢当”三个字。谁也没听说这位神仙有多大的法力,像孙悟空或者关公似的,但大家都喜欢他,为什么?他敢当,有什么事来了,有什么牛鬼蛇神来了,他先给你当着。老百姓要的就是这个。
重责任、重担当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说的就是要敢于碰硬,要有责任感,有担当。邓小平同志有一句话说得很有味道。他在跟第三代领导集体交班时说:“你们是要在第一线顶着干工作的。”“顶着”这个词很形象,就是要你能顶起来,能把事担起来。在一线干就是这样。有些事,理论上说说是一回事,但要真干起来、干成事,中间有很多具体问题要处理,很复杂。有困难、有麻烦怎么办?顶着。有时就是要硬着头皮顶着。说白了,就是要有担当精神。江泽民同志担任总书记不久发表了他在上海时写的一篇文章,强调的就是“责任重于泰山”。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肩负起历史责任”、“担当起历史责任”。
其实,不只是领导者强调担当,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都有这样的体会,喜欢有担当的人。评价一个人时,如果说这个人能担事,大家都觉得他靠谱,就有一种信任感。相反如果说这个人肩膀溜滑,不担事,这个人就不受人尊重和信任。所以,我们要想成就点事业,就要能担事,有担当精神。习近平同志提倡的担当精神,对我们做人做事都很有启发,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学习和实践。
相关专题 |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