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毛泽东治疆思想浅论

孙新刚

2014年03月21日09: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二、毛泽东治疆思想的历史贡献

毛泽东从1920年开始关注新疆以来,通过对治疆思想的成功实践,开辟了一条新疆稳定和发展的正确道路,为新疆实现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作出了重大贡献。概括起来,毛泽东治疆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促成我党与新疆地方当局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是中国通往苏联和中亚地区的重要陆路出口。为了解决革命根据地的战略依托问题,1934年中共中央就确定打通国际路线的方针。为此,1935年6月16日,毛泽东等致电红四方面军领导人,指出:“今后我一、四两方面军总的方针应是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并于适当时期以一部组织远征军占领新疆。”(《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358页。)随着日军从东北逐渐向内地推进,新疆作为抗日后方的作用更加凸显。毛泽东认识到,为了团结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一致抗日,必须尽快与新疆地方当局建立统一战线。1935年11月28日,毛泽东与朱德联名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抗日救国宣言》,宣言指出:“不论任何政治派别,任何武装队伍,任何社会团体,任何个人类别,只要他们愿意抗日反蒋者,我们不但愿意同他们订立抗日反蒋的作战协定,而且愿意更进一步地同他们组织抗日联军与国防政府。”(《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491页。)盛世才给予了积极回应,他于1936年7月发表通电,支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在国内一些重大问题上也与我党有着相近的看法。党中央和毛泽东还通过苏联向盛世才施加影响。西路军在甘肃陷入困境后,经苏联推动,盛世才作出了欢迎西路军余部入疆的决定。这为我党与新疆地方当局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提供了条件。1937年4月,毛泽东和党中央派在苏联工作的陈云回国,并由他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这标志着我党与盛世才统一战线的建立。毛泽东指示到新疆工作的同志:“用谨慎、周密和谦逊的态度去观察问题,去处理工作,去待人接物,特别在统一战线工作中须严格采这样的态度。”(《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28页。)与新疆地方当局的统一战线建立后,经与盛世才商谈,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建立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应盛世才请求,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从延安派100多名干部到新疆工作。与新疆地方当局统一战线的建立,对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族爱国民主人士及群众进行抗日斗争,保持一条和苏联之间物资和人员往来的通道,接待过往新疆的我党干部和国际友人,筹集援助八路军抗日物资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实现新疆和平解放

对解放新疆的方式,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提出要以政治解决为主、军事解决为辅。他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解决国民党军队有三种方式,指出北平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增加了,要求各野战军领导同志都应注意和学会这样一种斗争方式。毛泽东在部署向新疆进军时,也在为和平解放新疆进行多方努力,请曾任新疆省主席的张治中对国民党新疆军政当局作耐心劝导工作。1949年9月10日,毛泽东在致彭德怀电中指出:“陶峙岳、赵锡光等已准备与我们和平解决,新疆主席包尔汉已派人至伊犁附近接洽和平谈判,我们已令邓力群率电台日内进驻迪化,故新疆已不是战争问题,而是和平解决的问题”。(《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6页。)针对帝国主义阴谋利用新疆复杂尖锐的民族矛盾妄图制造分裂事端的动向,毛泽东提出了解决新疆问题的基本方针:“解决新疆问题的关键是我党和维吾尔族的紧密合作,在此基础上迫使国民党就范(国民党军队及党政大概有七八万人,号称十万人),并使张治中、陶峙岳、刘孟纯等为我们服务,使新疆能够和平地少破坏地接收过来,并有秩序地改编国民党军队。”(《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10页。)在我党和平政策的感召下,1949年9月25、26日,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和新疆省主席包尔汉分别通电起义,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9月28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对陶峙岳、包尔汉起义通电的复电,他指出:“我们认为你们的立场是正确的。……此种态度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我们极为欣慰,希望你们团结军政人员,维持民族团结和地方秩序,并和现正准备出关的人民解放军合作,废除旧制度,实行新制度,为建立新新疆而奋斗。”(《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12页。)毛泽东在电文中指明了解放后新疆的任务。1949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成立,随后建立了新疆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新疆的和平解放是毛泽东以北平方式解决新疆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解放问题的光辉实践,对减少战争破坏、稳定人心、团结民众,赢得新疆各界群众的拥护具有重要意义,是新疆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标志着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辟了新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

(三)提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宗教信仰自由的方针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团结关系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毛泽东认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3页。)他提出,搞好民族团结,首要的是坚持民族平等。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会见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时指出:“中国人并非只指汉族,居住在我国版图内的所有民族都是中国人。我们提倡民族互相团结、互相友爱、互相合作,共同建国。”(《毛泽东传(1893~194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911~912页。)其次,他强调军民要团结、要互相学习。毛泽东说:“现在人民解放军入疆,维吾尔族及各族人民表示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只有和维吾尔族(以及其他各族)建立兄弟般的关系,才有可能建设人民民主的新疆。”(《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21、22页。)他要求新疆的“汉族干部要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要注意搞好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要教育汉族干部和人民,严格遵守党的民族政策。要相信各民族干部和人民的绝大多数,不管是哪一个民族,只要是劳动人民就应该相信和团结。”(《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228页。)再次,他要求慎重处理宗教问题。他认为,信仰问题既是认识问题也是群众问题,不能使用强制手段。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对宗教采取保护政策,信教的和不信教的,信这种教的或信别种教的,一律加以保护,尊重其信仰。今天对宗教采取保护政策,将来也仍然采取保护政策。”(《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239页。)毛泽东关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方针,是毛泽东民族理论的基石,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开展新疆工作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是实现新疆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解决新疆民族问题的一贯政策。它对于新疆各族人民彼此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早在建党前夕,毛泽东就提出了实行新疆民族“自治”的主张。1947年10月,他亲自起草并签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布:承认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权利。同年,全国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政府——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经过各方面代表的充分讨论,正式确立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会议通过的具有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六章第五十一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13页。)1952年8月8日,毛泽东签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针对新疆的实际,毛泽东、党中央指示:新疆有13个民族,其中又以维吾尔族为主,因此,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过程中或以后,维吾尔族必须主动照顾其他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时,不仅要照顾各民族目前的聚居情况,而且必须照顾将来的发展条件,以利于各民族在经济上、文化上的发展。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关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步骤应由“自下而上”改为“由小而大”更为明确。9月10日,新疆省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决议。会议正式宣布成立新疆省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1954年底,新疆先后建立起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和43个民族乡。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至此,新疆各族人民实现了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当家作主的愿望。毛泽东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我们党运用马列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创举。

(五)进行社会改革

和平解放时的新疆,是一个商业凋敝,百废待兴,问题成堆的烂摊子。毛泽东强调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要从实际出发。一是要慎重。他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必须谨慎对待。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急躁,急了会出毛病。条件不成熟,不能进行改革。一个条件成熟了,其他条件不成熟,也不要进行重大的改革。”(《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50页。)二是不能把内地实行的政策原封不动地搬到新疆。他在与王震谈话中指出,新疆的社会改革必须照顾到民族特点,联系民族问题来考虑,还应充分估计到新疆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和群众的觉悟程度。在由他修改审定的《中共中央关于新疆人民民主同盟和新疆减租土改问题的指示》中进一步强调:“在新疆进行社会改革必须采取稳重和谨慎的步骤。在今年除在极少数地区进行试验性的减租外,一般不要进行减租,但应积极准备在明年秋后能进行减租或部分地区的减租。准备工作除进行一般的减租宣传外,最重要的就是大量训练各民族的干部……”(《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58页。)这表现了毛泽东处理新疆社会改革问题的实事求是精神、谨慎态度以及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按照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指示,采取保护畜牧业,保留宗教土地,保护各族各界上层人士、民主人士的政策,顺利完成了土地改革。此后,按照“慎重稳进”的方针,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牧区实行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的“三不两利”政策,对牧主采用和平赎买方式,对个体牧民则通过互助组、合作社的方式,到1959年完成了对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完成,与全国同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新疆的发展进步和民生建设奠定了根本的制度保障。标志着新疆各民族已经飞跃到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这是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新疆民族问题的一次光辉实践,是毛泽东治疆思想的新创造。

(六)维护新疆稳定、反对民族分裂

毛泽东关于维护新疆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集中见于“伊塔事件”后。1962年4月,新疆伊犁州直属县市及塔城地区在国际敌对势力挑拨下发生了部分边民外逃的“伊塔事件”,党中央及时采取措施,平息了事态,恢复了伊塔边境地区和全新疆的社会稳定。1963年9月27、28日,毛泽东专门同中央有关领导同志讨论新疆出现的问题,就防范国际敌对势力渗透、保持新疆的稳定多次发表讲话。他这方面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新疆地区要经常注意了解边境情况,加强边境地区反颠覆斗争。二是强调发展经济,增强与周边地区的比较优势。他召集周恩来、朱德和新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谈话说:“新疆要做好经济工作。农业、畜牧业、工业要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要一年比一年繁荣,人民生活要一年比一年改善。我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不仅要比国民党统治时期好,而且要比现在的苏联好。……要减轻人民的负担,改善人民的生活。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物资供应,如布、茶、糖以及其他日用品,要比其他地区充分一点。”(《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228页。)三是强调优化内部政治环境。他要求要坚持“政治挂帅,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汉族干部要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要注意搞好民族关系, 增强民族团结。要教育汉族干部和人民,严格遵守党的民族政策。要相信各民族干部和人民的绝大多数,不管是哪一个民族,只要是劳动人民就应该相信和团结。要很好安置进到新疆的汉族劳动人民。要解决好在新疆的汉族劳动人民同少数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新疆工作文献选编》(1949~201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228页。)这是他冷静分析当时国际国内的复杂局面和严峻挑战,站在维护国家统一、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作出的科学结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