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治德
在刘泽嘉帮助下赴法勤工俭学
冉钧是20世纪20年代赴法勤工俭学浪潮中的一员。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先后留法的学生约为一千五六百人,其中四川492人,为全国之冠,而江津籍学生又居四川各县之首,截至1921年11月,留法勤工俭学的江津学生共计43人。在这批心怀壮志的青年中,聂荣臻、傅汝霖、冉钧等得到了早期民主革命思想宣传者刘泽嘉的无私帮助。
刘泽嘉(1880~1943),今江津区先锋镇大树村人。早年受业江津名儒程农初、杨鲁丞门下,经县保送成都通省师范学校完成学业。他参加同盟会,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出任重庆《新中华日报》编辑,常以“叟岩”为笔名,撰文揭露袁世凯篡国阴谋,因此闻名巴蜀。后报纸遭到查封,刘泽嘉被通缉,遂回乡避祸。袁世凯下台后,刘泽嘉复出,担任重庆《商务日报》言论主编,继续宣传革命思想。
此时,江津不少进步青年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激荡,走上了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参加了1919年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学习。但结业后,当局以“甄别”为由作梗,将“思想激进”的江津籍学生聂荣臻、傅汝霖等剔除出赴法名单。作为同乡前辈的刘泽嘉闻讯,主动出面斡旋,通过其挚友、时任重庆商会会长汪云松与法国驻重庆领事的特殊关系,签署了被搁浅的江津籍学生的赴法护照。于是,1919年12月,聂荣臻等23名江津学生与其他青年一起踏上了首次赴法之旅。次年2月,重庆留法预备学校第二期结业生83人,其中有江津学生14人。当局以同样的理由,将冉钧等人剔除。刘泽嘉再度出面疏通关系,江津学子得以全部出国。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