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文武双全的特务大队长唐承尧

易宗平

2014年03月27日08:50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文武双全的特务大队长唐承尧

唐承尧画像。 易宗平 翻拍

变卖家产用于抗战、新婚夫妇投身革命、坦然对待不公平待遇、想方设法解决部队给养……尽管烽火硝烟已经消散,但唐承尧这位曾令侵琼日军恨之入骨的革命志士的形象永不会磨灭。

“投笔从戎忆昔年,围歼顽寇滚风烟。为民救国洒鲜血,宿露餐风亦乐天。赤胆麾军驰骋急,坦诚处事运筹敏。未酬壮志身先逝,浩气芳流今古悬。”这首《怀念父亲唐承尧烈士》,出自儋州籍诗人唐典之手,概括了其父唐承尧短暂而悲壮的一生。

唐承尧何许人也?据《儋州市军事志》记载:唐承尧(1914—1949),又名卓轻,儋县三都息衍村人。历任琼崖独立总队第四支队第一大队小队长、中队指导员和副大队长,第四支队特务大队(后改为第四大队)大队长等职,主要负责前线侦察工作。他带领特务大队战士,在澄迈、临高、儋县、白沙等地频繁出动,策应和配合琼崖革命武装打击日伪军,取得一连串胜利。

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使唐承尧革命生涯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如纪录片一般呈现在我们眼前。

新婚夫妇走上革命道路

“书门闺秀不知荣,正茂风华立志崇。国耻不忘擎义帜,民仇奋起抗倭熊。中兴失侣遭情劫,寡母携儿含苦衷。望子成龙心未了,裔承遗志展雄风。”这是唐承尧之子唐典撰写的七律《怀念母亲》。

唐典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母亲陈爱英1917年出生于儋县三都。陈爱英的父亲陈昌健是清末民初的读书人,曾在村里办有私塾。当时,唐承尧在这个私塾里念书。陈老先生对这个得意门生的聪明才智甚为欣赏,遂将女儿陈爱英许配给唐承尧。

1939年,正值新婚的唐承尧、陈爱英,在儋县县长吴明(中共地下党员)支持下,双双走上抗日救亡的革命道路。这对新婚夫妇与另外6名革命人士一起,在全县各村组织青抗会、妇救会、儿童团等,不断蓄积抗日力量。

对唐承尧做过专门研究的儋州市委史志办主任杜建心介绍,1937年,已转入公立儋县第一中学就读的唐承尧,深受学校一批进步人士的影响,日军侵琼后他回家说服父亲,将家中耕牛卖掉,所得收入捐给学校党支部,作为抗日宣传活动的经费。当部分乡亲不解时,唐承尧说:“国将破则家亡,为国就是为家,我不但要将财物献给抗日武装,而且我自己也要献身于抗日斗争!”

投入革命后,唐承尧在前线作战,而陈爱英则主要在后方担任儋县妇联委员、第四区妇女主任等职。由于各自负责的具体工作不同,他们团聚的机会很少。然而,这对革命夫妇却义无反顾,及至献出生命也无怨无悔。

育儿带兵都自有“高招”

唐典原名唐兰生。提及原名,唐典感慨万端:这是由于母亲在革命斗争中四处活动,直到临产仍未停止工作,以至于在木棠镇春兰村一家耕牛栏圈里生下儿子。为了纪念这段艰苦卓绝的岁月,父亲给他起名“兰生”,一是与春兰村有一个字相同,二是与“耕牛栏圈”的“栏”字谐音。

由于唐承尧夫妇在革命斗争中居所不定,兰生从小由爷爷唐祖传抚养,并从儋县三都逃到排浦、海头、木棠一带,以躲避反动势力的追杀。

数十年过去了,唐典对三四岁时与父亲的一次会面,如今仍然记忆清晰。那是一个冬天的日子,唐承尧匆匆回家,对唐祖传说:“让兰生从小多吃苦,可以用冷水给他洗澡,让他得到锻炼。”

得到锻炼的唐典,如今年逾七旬,仍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他说,父亲不但育儿有高招,在带兵方面更见其处事艺术和开阔胸襟。在革命队伍中的唐承尧,平时注重对战士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对敢于骂他的战士,大多会给予提拔重用。唐承尧有一段“名言”:“当有战士骂上级的事情出现,一方面说明上级有不对之处值得深思和改进,另一方面也体现敢骂者是有思想、有胆识的人,对这样的人当然应该重用。”


频道精选:

毛泽东编印的第一本毛泽东诗词集:《风尘集》

彭德怀机要参谋回忆:毛岸英极少提及自己的父亲

揭秘:毛泽东下令组建西路军真实用意

周希汉:曾毙擒61名国民党将军 身经百战全身无一枪伤弹洞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