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揭秘:20世纪60年代雷锋被逐步树为“全国典型”始末

2014年04月24日15:3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健羽和佟希文:把雷锋精神由报纸传播至全国

由于雷锋同社会频繁接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他、熟悉他,雷锋的影响已经超出了部队走进地方,但这种影响毕竟是小范围的。雷锋精神要推向全国,就必须依靠媒体等力量。

把雷锋精神从报纸上传播开去的,是当年新华社驻沈阳军区的军事记者李健羽和佟希文。

雷锋不是宣传出来的,他早在宣传之前就很有名气了。1960年10月,前进报社总编辑嵇炳前把佟希文、李健羽叫去,说是报社收到一篇自然来稿,反映沈阳军区工程兵部队一个辽阳来的叫雷锋的新战士艰苦朴素的事儿,说辽阳那年发生大水灾,雷锋自己拿出100块钱救援灾区,这个事情很不简单。总编辑说这个事里面可能有点挖头,要他们到部队了解了解。说着,嵇炳前就把稿子递给他们。他们一看,这个新兵入伍还不到10个月,捡牙膏皮,补袜子,给人民公社捐款,好事做了很多。当时他们认为,国家正是困难的时候,党强调奋发图强,雷锋做到这点不简单,也非常可爱。

李健羽、佟希文二人很快赶到了军区工程兵政治部,见到王副主任。王副主任说,雷锋这几天就在沈阳,要到辽宁师范大学作忆苦报告,他是一个忆苦思甜的典型。二人十分高兴地想:这不正是一个现场采访的好机会吗?

雷锋到大学作报告那一天,李健羽、佟希文和学生们坐在一起听。雷锋一进来,大家出于礼貌都站起来欢迎。雷锋从中间的道路进去,个子比较矮,所以有些大学生站在凳子上看他,但是他一走到讲台上,一开始发言,就把大家镇住了。一个是雷锋的形象,个儿虽然不高吧,人长得却很英俊潇洒,看来也是一个很敦厚、朴素与沉稳的年轻人。李健羽、佟希文后来回忆说:“开始一句话我们还记得,是这样说的,领导,老师,同学们,我不是来给大家作报告的,我要给大家汇报一下我是怎么当兵的。他这一讲就不一般。”

雷锋果然是从怎样当兵开始讲起,将当初报名参军由于不符合条件,就做了一些小动作,比如为了增加体重而加大了饭量,为了凑身高就提起了脚后跟。雷锋不仅讲过去的苦,也讲党对他的培养,讲他现在的工作。后来说到缠着征兵干部讲自己的苦难家史,引起了全场一片哭声。

听到雷锋讲自己的苦难身世,会场上的听众心里难过得受不了。上面讲着,下面哭着,有些学生哭得呜呜的。这时口号突然响起来了:“雷锋的苦就是我们的苦,雷锋的仇就是我们的仇!”一个同学领着喊完,另一个同学又站起来领着喊:“向雷锋学习,向雷锋学习!”场面非常激动人心。他俩回忆说:“雷锋讲得很简练很清楚,一下子把自己勾出来了,也把我们心里面装明白了,这个战士果然是不一般的战士。这场报告对我们俩来讲,首先解决了情绪感染问题,都觉得这个战士实在可爱,他不仅仅是个节约的典型。……”

会后,两位记者还和雷锋进行了直接的交谈。他俩发现这个小伙子很注重学习,觉得这个人物很值得一写,就急不可待地跑回报社找到嵇炳前,把初步的感想说了一下。嵇炳前说:“你们准备吧,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典型。”嵇炳前在宣传雷锋这件事上也是功不可没的。

他俩回到新华分社,又向鲁蛮老社长汇报了这件事情,老社长话很简单,说:“你们把工作都放下,就抓这个人,抓这个典型。”

两天后,两位记者和雷锋一起登上了回抚顺的火车,打算去雷锋的连队了解更多的情况。一路上他们交谈着,但不时被打断,一会儿过来一个少先队员行礼问候雷锋叔叔好,一会儿过来老红军问雷锋哪去了,很多人都熟悉他。后来车长就给记者解释说:“这是你们在跟他谈话,不然的话,雷锋早闲不住了,不是打扫卫生,就是给旅客倒水,再不一到哪个站,他就扶人下车、扶人上车。所以这里的人都熟悉他。”就他们初步印象,雷锋在人们的心目中,简直像亲戚一样,像自己家人一样。

正如影片所反映到的,在当时,雷锋的想法与做法并非得到所有战友们的理解。李健羽、佟希文两位记者来到连队进行采访的时候,在不绝于耳的赞誉声中,他们也听到了不同意见:有人说他是为了出风头,做好事是专门给别人看的;还有人说他不遵守条令,比方,他经常帮厨,很体会炊事班的苦累,便找地方他熟识的工人师傅商量,怎么给炊事班搞个电动切莱机,果然工人师傅很帮忙,一起研究,接近成功的时候,赶上礼拜天,过后他请假又去,本应在中午归队,但到晚上点名的时候他才回来,受到了很严厉的批评。对这件事,当时有两种意见争得厉害,有人说明明是做好事情却挨批评,另一种人说他有什么特殊,一样得批评。

那个时候李健羽、佟希文写东西很小心,他们有意识地让持有两种意见的同志坐到一起交谈,接受采访。大家心平气和地谈了半天,一开始,赞同雷锋的人就占多数,通过交谈,原来对雷锋有些看法的同志也逐渐转变了观点。团政委韩万金是个抗战时期的老干部,他对雷锋看得更透彻,针对各种非议,他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有点不同的意见也很正常,大家在一起交换交换就好了。……毛主席讲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可就难了,雷锋做好事,可不是一件两件,而是看见别人有困难就帮,看到国家有困难就上!”韩政委的话,为两位记者打开了脑筋。

通讯稿写好后,首先送给嵇炳前总编审阅,后来又转给军区副政委杜平。杜平政委独具慧眼,看完稿件,挥笔把文章标题改成了“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这几个字。

1960年11月26日,这篇稿件在《前进报》上登了两个半版。稿件还同时发给了新华总社、《解放军报》、《辽宁日报》、辽宁《共青团员》杂志、《辽宁工人报》和《沈阳日报》。但各报发表的标题都做了修改。《解放军报》1960年12月13日刊登在第二版,题目叫《茁壮的新苗》;《辽宁日报》题为《红色的战士》;新华社发稿的题目是《苦孩子成长为优秀战士》。那时调门最高的是《前进报》,军区还同时提出了“学雷锋、赶雷锋、超雷锋”的口号。雷锋的名字传遍了东北大地。

在宣传上,《抚顺日报》捷足先登,最先请陈广生给他们撰写雷锋的事迹材料,这就是在《抚顺日报》上连载了24天长达5万字的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佟希文、李健羽看到人民群众渴望宣传和学习雷锋的热情,也十分激动地赶紧给总社汇报:雷锋的影响很大啊,希望能继续报道一下。后来,《辽宁日报》记者彭定安和陈广生两人又采写了一篇长篇通讯,题目叫《永生的战士》,署名是“陈广生、波阳”。这篇文章不仅在《辽宁日报》上刊登,《中国青年报》和《人民工兵》杂志也都相继转载了。这篇报道是在雷锋死后反映雷锋最充分的一篇。

《人民日报》也当仁不让,于1963年春节前派了一个编委张超来采写。他一来就叫佟希文、李健羽赶紧拟一篇雷锋的报道。由于这一年多他们在前线,没有对雷锋做追踪采访,手头材料不多,就又派了甄为民与雷润明这两位新华社辽宁分社的记者一同与他们下去采访,在大年三十把通讯赶写出来。很快以《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为题的通讯在《人民日报》刊登了,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伟大的普通一兵》,还发了大半个版的日记。

一两天后,人民日报社社长吴冷西打电话给佟希文、李健羽等,说刊登雷锋事迹的报纸发出去当天,周总理和邓大姐在灯下读了这篇稿件,总理亲自给他打来电话。总理说:雷锋是个好战士啊,要估计到这个战士影响很大,需要很好地宣传这个典型。总理还说到,事实一定要核对好。比如,唱支山歌给党听,好像在哪里看过,是不是雷锋说的?再比如,对同志像春天般温暖,是不是雷锋写的?吴冷西要求佟希文、李健羽根据总理的指示,先把事实核对好。

接了这样的指示,佟希文、李健羽等都立刻行动起来。军区让前进报社政工科长董祖修组织人整理雷锋日记。因为要得很急,雷锋日记全拆开了,整理完以后又让印刷厂整理复原。现在这些日记都有存档,《雷锋日记》的原稿至今还保存在军事博物馆。

军区同时还把雷锋的事迹汇报给军委。军委秘书长罗瑞卿专门指示“要好好宣传”。有了罗秘书长的指示,《解放军报》赶紧发表了署名本报特约记者陈广生的长篇通讯《伟大的战士》。《中国青年》杂志请毛主席、周总理题了词。1963年3月5日,毛主席的题词在全国各报发表。有了毛主席的题词,全国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

对此,当年见证历史的佟希文、李健羽回忆说:“现在看来,雷锋的宣传突破了我军历史上所有英模宣传的格局,这不是哪个人要突破的,是群众的推动,群众要求向雷锋学习。毛主席题词就是‘向雷锋同志学习’,上下的心愿相当一致,所以,向雷锋学习就能学得起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