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山西归侨中的四名红色特工

(山西)林卫国

2014年05月08日15:5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越南归侨谭业

谭业,原名徐俊仪,祖籍广东花县,1923 年4 月6 日出生于越南西贡一户城市贫民家庭。3岁的时候,谭业丧父。妈妈自己开了个小杂货铺支撑全家;大哥卖馄饨、面,挣钱补贴家用;谭业还经常跑到网球场去帮人家捡球,以收取一点小费。因为家里很困难,妈妈和大嫂还出去给别人打扫卫生,搞家政服务。

高中毕业以后,谭业自己创办守承华侨公学,亲任校长。他还创作了一首《守承华侨公学校歌》,歌词大意是:立志要高,品学要好;莘莘学子,更生自求;锻炼科学身手,为国立功劳。七七事变爆发以后,谭业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洪流。他曾和同学上街卖花赚钱支援祖国抗战,卖完以后就把钱交给中华总商会,作为抗战经费寄回中国。他和同伴们还出去表演文艺节目,演唱《在松花江上》等进步歌曲,赚一点钱给国内寄去。1945 年日本投降时,谭业和西贡的华侨欢天喜地,大张旗鼓庆祝一番。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谭业和同学们也热烈庆祝,在大街上游行,在学校里贴了大字报,聚在一起唱歌跳舞。那时中越关系密切,毛泽东和胡志明都是两国人民共同热爱的领袖。谭业曾翻译了胡志明的一些著作和讲话及《越南史论》。还翻译过一首歌颂两国领袖的歌曲,大意是: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拔出锐利的宝剑,领导中国人民和越南人民站起来。

这一切使他在越南有了一些名气。后来胡志明主席来北京访问的时候,还给他写过亲笔信,寄到他转业地方的工作单位阳泉市工业局,信里说:谭业同志,谢谢你对我的热爱。1950 年夏天,谭业瞒着家人离开越南西贡,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回国。在北京东堂子胡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筹备处,谭业一行受到热情的接待。他做的第一件事,即把从越南带回来的华文印刷的资料全都交给领导。他相信这些资料对了解越南的情况很有帮助。而后,他留在筹备处帮忙。主要的工作就是做翻译,帮助那些不懂普通话的归侨当翻译;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问题;同时给一些不习惯国内生活的归侨青年做思想工作。

在侨联筹备处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谭业接到上级通知,要他到位于北京弓玄胡同的单位报到。去后才知道那是中央人民政府情报总署,是他的工作岗位。他见了联络处的处长李清昌,在太行山抗日的老八路;还见了科长毛冰山,是新四军过来的老同志。他们都是富有情报工作经验的行家,对于新来的同志很热情,使谭业有家的感觉。其职务是联络员,为正排级军职。他通晓法语、英语和越南语,会说普通话、粤语,所以负责查阅来自世界各地的报纸杂志和有关资料,根据需要进行筛选、翻译、摘录、整理、转发。

东南亚一些国家排华时,许多华侨被遣送回国。中侨委、情报总署和中国红十字会组织人到广东汕头参与接待、安置。谭业曾作为情报总署的代表参加此项工作。从东南亚回来的华侨中广东、福建人居多,好多人讲广州话,所以谭业的语言特长派上了用场。归国华侨有的安置在原籍,有的安置在外省市,有的安置到海南岛华侨农场。谭业跟他们谈心沟通,使他们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他还将一批华侨青年领回北京,培训他们,之后在广州建立情报站。1954 年,谭业转业到山西省阳泉市,在工业局从事水泥的研制工作,成了阳泉市第一个水泥工程师。他和同事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愤图强,白手起家,在阳泉第一次建起了水泥厂,第一次生产出高质量水泥。为此,他曾出席在阳泉召开的全国水泥生产现场会议,介绍了阳泉的经验。还曾代表山西省去长沙参加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全国性会议。

1958 年,谭业受到中侨委和全国侨联表彰,荣获一个奖状,上写:谭业同志,在大跃进中从事水泥工作做出显著的贡献。在这次会议上,何香凝还送给他一幅署名的《醒狮图》。1983 年,谭业参与筹备成立阳泉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的工作,并当选为第一届侨联副主席,其后还担任第二、三届侨联的顾问。谭业在情报总署工作时就积极要求入党。

转业时组织上把他的档案和入党申请材料转到阳泉。1985 年,他终于了却了多年的心愿,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喜欢写诗,曾写了一首《湄公河的水》和一首《珠江和黄河》,是抒发思念祖国、报效祖国情怀的。他还珍藏了一枚特殊的毛主席像章,出席重要场合时就戴上。这枚像章是他夫人的哥哥去越南支援建设时中国驻越南大使馆送的。这枚像章后来给了谭业的女儿,女儿又给父亲戴上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