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磊 卞忆雯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二次革命论”的影响及启示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剖析失败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共产国际对中共错误政策指示是酿成错误的原因之一,但陈独秀最直接危害的“二次革命论”思想放弃革命领导权,以至造成国民党右派得势,使共产党不断处于被动之中,可以说是导致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在汉口会议陈独秀“二次革命”革命理论在全党占领统治地位,各地党组织工作也跟着受到严重损失,其实在1927年初共产国际七次全会决议传到中国,中央政治局对此进行了认真讨论并批评了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问题,陈独秀也做了自我批评,可是当资产阶级右派在统一战线里拼命争夺领导权的时候,为了迁就他们,中共党内还是采取“以退让求联合”的错误方针,甚至在国民党集团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的4月5日,陈独秀和汪精卫还联合发表了《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把“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说成是“谣言”。麻痹了广大的革命群众,当反革命政变真的到来时是也没有及时的反击,最终使得中国革命遭到了惨痛的失败。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陈独秀“二次革命论”思想的产生可以说是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这不仅是因为它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从这次教训中深刻懂得了要正确认识中国国情,认识中国国情是革命党制定总路线、总政策的依据,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起点,如果不顾中国的具体国情,盲目照搬他国经验,不但是徒劳的、更是有害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定要全面深刻,不管什么时候只有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是我们强大的思想武器。“二次革命论”的错误思想也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起到鞭策和警示的作用。毛泽东在其后创造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吸取了很多前期革命的经验教训,不完全照搬苏共革命、建设模式,而应该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即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国革命的曲折经历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才能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发挥伟大的指导作用。
注释: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卷(1921-1925)[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128页。
〔2〕《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2页。
〔3〕《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M],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87页。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7页。
〔5〕《向导》第80期。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8页。
〔7〕黄海东:《陈独秀“二次革命论”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第10-13页。
(本文作者: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江苏扬州 225009)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