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芳芳 鲁克亮
三、青年维护中共与反共言论做斗争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人群众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威信亦日益提高,这引起了资产阶级右翼的畏惧、恐慌和仇恨,为了争夺青年,他们在思想领域不断向共产党发动挑战,国家主义和戴季陶主义的出现,就是这种斗争的突出表现。
国家主义派是以曾琦、李璜、余家菊、左舜生等为代表,其机关刊物是《醒狮》周报,所以人们又称他们为醒狮派。国家主义者“仇视苏俄,反对共产党,不认识农工阶级的利益”〔13〕。“以打倒赤色帝国主义与共产党为其中心工作。”国家主义派中有一些所谓“社会名流”、“大学教授”,因而欺骗了不少青年知识分子。
“我们相信有许多国家主义的青年,是赤诚爱国,愿担负救国的重任的,是预备努力奋斗求中国之独立与自由”〔14〕。基于此为争取一部分受国家主义蒙骗的青年,亦为巩固共产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爱国青年以《中国青年》为主要阵地,发表文章对国家主义言论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在这些文章中列举了国家主义献媚帝国主义、投靠封建军阀、攻击苏联、反对共产党的大量言行,揭露了国家主义派的本质。如在《“五卅”后两年的青年运动》就指出:在“‘五卅’运动爆发的时候,醒狮派没有一点为革命说话的言论,只是天天高唱反共、反俄的论调,以分裂国民反英的视线。在举国反奉的时候,他们却大声疾呼的反对共产党和冯玉祥。在上海、北京、四川分裂学生运动,打击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以醒狮派为最卖力。在“三一八”段祺瑞阴谋屠杀学生的时候,李璜事先已有所闻,告诫他们的党徒是日在家中不要出来,等着听枪声。
在北伐战争中,醒狮派始终认为‘必败’,余家菊投在孙传芳门下当军事教官,曾琦斩头分尸的改名王奇,往来宁济之间,参加孙传芳的机要,同时醒狮派在南京高明,使孙传芳逮捕国民党党员至四十名之多,‘一三’汉口惨案发生,租界被民众收回后,醒狮派认为是共产党之无理的暴动”。在《醒狮派的马脚》一文指出:“国家主义的真面目,被我看破了!它只是畸形资本的、侵略的、自私自利的。”“国家主义,我们不敢欢迎它,完全不能为我们谋幸福!我们快快起来做我们彻底的根本工作吧。”〔15〕在《国家主义是什么?》中也指出:国家主义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对内他们以国家主义“紊乱本国无产阶级之觉悟,缓和国内阶级斗争的怒潮”;对外制造民族仇恨,扰乱国际无产阶级阵营,“是以反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共产主义为特征的,坚决反对一切国家主义是革命者的责任。”
在这些文章和著作中,除了揭露了国家主义的本质,同时还对一时受国家主义蒙蔽欺骗以致于紊乱思想的青年,也进行了耐心的争取工作。如在《告国家主义的青年》一文中,要求:“国家主义的青年如要在中国进行革命,应当看清环境的事实,应当看清历史的趋势,”“最有血性的爱国青年,你们不要受了你们领袖醒狮派的欺骗。你们应当为你们的利益而革命,不是为保存国粹发扬国魂而革命。”号召:“国家主义的青年们,为拥护你们自己利益,你们应当起来打到那些反动的领袖,改变以前的态度,诚恳的与国民党共产党合作,共策革命之进行。”〔16〕
经过共产党员和广大青年团员努力,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终于认清了国家主义的真面目,到1926年下半年,国家主义的青年觉悟了,明白“中国在国际方面,已经不由自主的转入了世界革命的漩涡,在国内方面,已经到了反革命派和革命派开始决战的时候”。他们感觉到国家主义“不无为帝国主义前身的先例”,而且不易为下层被压迫民众所接受,“对于他们失了号召的能力”,所以他们“认为这是革命前途的障碍”。如从国家主义觉悟过来的彭十严说,他以前完全是“误于自己的成见,误于片面的宣传,误于不深切去研究”。他与其他脱离国家主义关系的人一样,对于联俄联合共产党两方面,都表现其认识的清楚。从此国家主义派在青年中的影响日益缩小,“反赤”的宣传已经渐次不能蔽惑青年了。〔17〕
在与国家主义派作斗争的同时,广大青年团员和党员也与国民党右派做了坚决的斗争。国民党右派在青年中的活动,是从五卅运动后戴季陶小册子的发现而开始的,所以又可称为“戴季陶主义”。戴季陶主义“要求无产阶级无条件的帮助资产阶级,让其领导革命”,“主张工人不能在国民革命中有他的政党(共产党)及独立的阶级意识和争斗”。认为阶级斗争是破坏统一战线的,鼓吹:“中国的革命与反革命的对立,是觉悟者与不觉悟者的对立,不是阶级对立”,“拥护工农群众的利益,不需要阶级斗争的形式,因为人类是具有仁爱性能的,可以仁爱之心感动资本家,使之尊重工农群众的利益。”由此可看出“他的中心教义是主张国民革命阶级调和,反对经济斗争,无产阶级须为资产阶级利益革命,但不许提出自己利益要求。他在思想上是极力推崇本国的文化,主张诉诸资产阶级的仁爱性能,反对马克思主义”。戴季陶小册子的发表,立即引起一部分阶级观念动摇的青年,进而公开的站在资产阶级方面,发展右派的青年组织,以进行他们反共产党、反阶级争斗的工作。
为了消除其恶的影响,争取更多的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爱国青年积极投入到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中。1925年8月8日,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上发表《读〈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一文,批判了戴季陶提出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继承了中国固有文化的谬论,驳斥了戴季陶的所谓的不相信中国固有文化价值,便不能创造文化,并不能进行革命的错误观点,指出“革命的能力,发源于主义的信仰与群众的党的组织”。9月1日,施存统又发表《评戴季陶先生的中国革命观》一文,指出:“历史的证明,工人要改良自己的生活及劳动条件,除了自己实行阶级斗争外,没有第二条办法。”“如果一面说为工农谋利益,一面又拼命反对代表工农利益的共产派宣传及实行阶级斗争,那不是证明自己的虚伪么?”揭露了戴季陶主义反动的本质,指出它“不但做了资产阶级的工具,并且还做了帝国主义与军阀的工具。”〔18〕1926年1月,《“戴季陶主义”—资产阶级的骗局—白面书生的空想》一文发表,文章更加尖锐的指出“戴季陶主义虽然极端推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虽然满口的‘国民革命’与功能利益,而在实际上,在客观上只见他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是以国家或民族文化为所谓‘最高原则’,是模仿法国大革命时代资产阶级的故智,企图利用工农阶级为他们(资产阶级)出力,推倒帝国主义与军阀,成功一种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其终结的目的,且在造成中国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如“中国民族的‘血统’得到了较多的分量和永久的时间”便是一种帝国主义了。他完全是代资产阶级的主张,违反中国大多数工农利益,破坏国民革命的战线。”针对戴季陶反对阶级斗争的思想该文预判:“戴季陶主义终究只是一种空想。阶级斗争在事实上不可免”。〔19〕这一系列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使广大青年认清了戴季陶主义反动的真面目,大大提高了青年的觉悟,明确了斗争的方向,使共产党在青年中的威望日益提高。
爱国青年在思想领域展开的反对国家主义和戴季陶主义的斗争,不仅扩大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阵营,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纲领,维护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综上所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方式教育了青年、争取了青年、赢得了青年,把广大爱国的青年团结在民族革命的旗帜之下,为以后中共领导青年运动奠定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注释:
〔1〕人静:《告国家主义的青年》,团中央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2》,第495页。
〔2〕列宁:《孟什维主义的危机》,《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38页。
〔3〕《国民运动进行计划决议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第146-147页。
〔4〕《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大会报告决议案》,团中央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第361页。
〔5〕李玉琦编:《中国共青团史稿》,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版,第62页。
〔6〕《“国民会议”与青年利益问题——我们的主张》,团中央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第514-516页。
〔7〕《对于青年运动之议决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第297页。
〔8〕《中央通告第三十三号》,《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第334页。
〔9〕任弼时:《上海“五卅”惨案及中国青年的责任》,团中央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2》,第119页。
〔10〕〔11〕《中共中央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告全国民众》,《中共中央文集选集(第一册)》,第352—354页。
〔1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反抗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市民告全国青年》,团中央办公厅编:《中国共产主义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2》,第132页。
〔13〕张梓湘:《国家主义是什么》,团中央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3》,第246页。
〔14〕人静:《告国家主义的青年》,团中央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2》,第495页。
〔15〕敦化:《醒狮派的马脚》,团中央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3》,第48-49页。
〔16〕人静:《告国家主义的青年》,团中央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2》,第498-500页。
〔17〕代英:《思想界“反赤”运动之过去现在与未来》,团中央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3》,第419页。
〔18〕存统:《评戴季陶先生的中国革命观》,团中央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2》,第276-279页。
〔19〕俞山:《“戴季陶主义”—资产阶级的骗局—白面书生的空想》,团中央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3》,第5页。
〔20〕中央团校青运研究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运动简史》,中央团校青运研究室出版,1982年版。
(本文作者 成都工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助教;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四川成都;重庆市北碚区611730;400715)
(本文系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与青年研究”[项目批准号:11&ZD069]的阶段性成果)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