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康
学经济工作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毛泽东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争取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如何恢复和发展经济,毛泽东提出“四面八方的政策”。他说:“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毛泽东提醒全党同志注意,“四面八方”,“缺一面,缺一方,就是路线错误、原则错误”。“在工厂开展生产运动,不单是要召集工人开会,把工人群众发动起来;也要召集资本家开会,和他们说通,把他们也发动起来。”他还说:“我们要团结资本家,许多同志不敢讲这个话。要了解,现在没有资本家是不行的。”毛泽东已说得再清楚不过,那就是向资本家学习管理的经验。
国民党留给共产党的是一副烂摊子。农业减产,工业倒闭,交通梗阻,物资奇缺,物价飞涨,失业众多。就是在最富庶的上海和浙江,生产和生活主要资源的煤也仅够用一个星期,棉花和粮食的存量不足维持一个月。蒋介石溃败前的掠夺和劫运,更使资金和物资严重匮乏。
新生的政权面临强大的经济压力,各种流言纷起,一些人说:“共产党在军事上得了满分,在政治上是八十分,在经济上恐怕要得零分。”别有用心的人甚至扬言:“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大米、棉花和煤炭)”,就能将共产党挤出大城市。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果断决定以上海为主战场,狠狠打击投机资本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不法行为。11月25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从全国各地紧急调集的粮食、棉纱和煤炭,在京、津、沪等大城市敞开抛售,使暴涨的物价顿时下跌。与此同时,中央收紧银根,征收税款。这步棋果然奏效,投机商因此资金周转失灵,囤积物资贬值。原想以“两白一黑”挤走共产党的如意算盘落空。
新政甫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财政预算。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就财政预算,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在各项财政费用中,军费是大头,这种局面应该得以改善,他说:“如果后年能将军队从五百七十万减到三百万甚至二百五十万就好多了。‘飞鸟尽,良弓变’,变为生产的,不是‘良弓藏’。三年五年恢复,十年八年发展。”他还提出:“所有人员,从中央到地方,在业务以外都要进行生产。”为此,毛泽东发了专门的指示:“人民解放军参加生产,不是临时的,应从长期建设的观点出发。”这样“借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节省一部分国家的开支”。
早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就说:“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没有人民的福利,没有国家的富强。”中共最早接管的工业在东北,毛泽东对东北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尤为关注。鞍钢恢复生产后,他十分高兴,派李富春前去祝贺,并让代表中共中央给鞍钢赠送“为工业中国而斗争”的锦旗。毛泽东出访苏联时,东北工业部被特准派了多人随行。毛泽东访苏归来经过沈阳,就东北工业的发展专门作了报告,据时在东北工业部工作的袁宝华回忆:
“这一次我们都去听了,毛泽东着重提出了要建设东北工业基地,东北要出产品,出经验,出人才。当时全国经济秩序非常混乱,帝国主义封锁,资本家捣乱,上海的物价一天要涨几次。为了使东北的经济不受关内物价不稳的影响,毛主席指示,东北的货币和关内的货币不统一,关内用人民币,东北还是东北币。这样东北建设有个稳定的环境,就保证了东北能够出产品,出经济,出人才。”人民解放军于10月13日进驻新疆,毛泽东致信胡乔木写篇短评见报,指出:“关于人民解放军入新消息及评论,不要有‘占领’字样,均称到达某地;评论中并应提到得到新疆军政当局同意并欢迎人民解放军迅速开进。”新疆民族军对人民解放军入疆,积极予以接应和配合。毛泽东对此给以充分的肯定,他说:
“维吾尔族人口三百余万,为新疆的主要民族,过去反动派压迫新疆人民主要地就是压迫维吾尔族。现在人民解放军入疆,维吾尔族及各族人民表示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只有和维吾尔族(以及其他民族)建立兄弟般的关系,才有可能建设人民民主的新疆。因此,一万四千人的民族军,应使之和人民解放军一道,分布全疆各地,作为人民解放军联系维吾尔族、吉尔吉斯族、蒙古族等民族的桥梁。”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