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黄样兴著《说古论今话修养》摘登

2014年07月21日09:31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书评:坚守精神家园 塑造完美人生

理想当高尚

理想是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是对人生幸福的高尚追求。人们用理想来努力对付各种美好的和邪恶的道德问题,来展望各种尚未实现的可能性――去梦想、去追求,使自己脱离污浊。理想的高尚体现在哪里呢?

在较早使用“理想”这个词的文学家茅盾1941年的散文《开荒》里,可以寻到答案的端倪,这里节录相关段落于下:

最后.让我们再作一次“想象”:在这苦寒的黄上高原,现在有怎样的人们在干怎样的事?有说各种方言的,各种家庭出身的,经过各种社会生活的青年男女,在那里“开荒”。曾经是摘粉搓脂的手,曾经是倚翠偎红的臂,现在都举起古式的农具,在和那亿万年久的黄土层搏斗——“增加生产”,一个燃烧了热情的口号!而且还有另一面的“开荒”——扫除文盲,实行民主,破除迷信,发展文艺,提倡科学……

你以为这是神话么?随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罢!然而,正像黄土高原是现实一样,这也是现实,活生生的现实呵!

从前,大自然的力量,曾经创造了这黄土高原;如今,怀抱着崇高理想的人们,正在改造这黄土高原。信不信由你,然而这都是现实!

散文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开荒”,一是大生产的开荒,二是科学、文化、民主的“开荒”,这都是恒古以来黄土高原上的壮举,是共产党领导的人类进步事业。从事这种“开荒”的一大群青年知识分子,是“怀抱着崇高理想的人们”。所以,理想“崇高”就崇高在代表进步、代表未来,当然理想也是“活生生的现实”。

《广州日报》 2013年7月19日刊登的一篇很好的短文《我们谈谈理想吧》,提供了这么一个故事,对回答这个问题及深化理想的认识也很有帮助:

一大家人围着一个六岁的孩子问他的理想,孩子说他想当医生。爷爷说医生好,社会地位高;奶奶说医生待遇也不错;叔叔说医生除了工资奖金之外还有红包;姑姑说更重要的是医生以后找对象方便。父母听后很满意,继续问孩子为什么想当医生,孩子一脸纯真地说:“不是说医生可以治病救人吗?”

“当医生”这个想法,当为了“治病救人”的时候,是理想;当为了“地位、待遇、处对象”的时候是谋生的职业设计,当为了“收红包”的时候已与理想背道而驰。所以说,高尚是理想的特质,而理想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芽。正如小说《牛虻》的作者艾捷尔·丽莲·伏尼契所说,“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从这里可以看出,理想不一定很高很大,从其职业和所谓地位来说,可以很普通,即使从事同一种工作,可能有的怀有理想,有的浑浑噩噩。理想的内核是为人,不是为己,虽然理想也要在个人谋生的基础之上。

前文述及的如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种“志”,以人为内核,就是理想。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马克思曾经这样来谈人生、理想、幸福:“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为大家”、“属于千百万人”,这就是理想为什么高尚的最主要内核。正是因为这样高尚的理想的驱使,马克思作出了世界性的历史功绩。

前苏联时期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写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里,奥斯特洛夫斯基已经把个人理想升高到社会理想,“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孙中山在20世纪20年代初创建黄埔军校时,在校门写下这样一幅对联:“贪生畏死勿入此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横批是:“革命者来”。这里,孙中山对来黄埔军校的学子提出了怀揣“革命”理想的要求,对于为个人目的而来的明确拒绝。而孙中山本人的理想,则是为了创建一个大同世界、独立国家,为了使“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天下为公”。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想,孙中山才成了“中国革命的先行者”。

雷锋的理想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所以他长期坚持做好事,实现了他的理想。

理想确实需要远大,但本质是坚持崇高、高尚。一个人的理想应该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应该和他人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理想,这样的人生的追求,才能说是有意义的。从心理学的理论看,人的理想越远大、越坚定,在内心里焕发的驱动力越强,这种驱动力就能推动自己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从而达到胜利的彼岸。反之,一个人的追求若是和个人的私利联系在一起,脱离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这种理想是渺小的、短浅的,在内心也不会产生巨大而持久的力量。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个人的理想是其价值观的体现,爱因斯坦说过“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把它叫作猪栏的理想。”人生在世就是要有所作为,为社会和别人留下点什么。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奉献使人充实,充实才有价值。

和高尚的人谈话

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从浩瀚的书籍中获取有益的东西呢?从提高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的角度讲,比较有效的办法是读经典。所谓“比较有效”,就是因为就是精典在数量上是有限的、不多的,因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有益的知识和精神营养。关键的是经典代表了一定时代、一定阶层、一定民族的最高思想水平,而且往往具有超越时空的长久的价值,在当今时代仍闪耀璀灿的光芒。有人比喻,经典好比是充满智慧、阅历丰富、德高望重的老人,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读经典,就是穿越千百年历史,看时代的先行者对重塑文化人格的梦想,听国人对回归精神家园的渴望,与睿智的哲人促膝而谈。以经典为镜,有助于铸造健康的文化人格。

读经典的意义和作用是明显的。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英国数学家伊萨克·巴罗则说:“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赵启正曾说:30岁的人如果具有40岁的智慧,他的一生很可能是成功的;如果他只有20岁的智慧,则可能是失败的;但是多数30岁的具有30岁的智慧。何以具有超前年龄的智慧?赵启正的回答是:多与睿智的长者交流;多读好书。赵先生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只不过多读好书与多与睿智的长者交流有时是一致的,两件事可能成为一回事,这就是读经典。因为读经典,既是读好书,又是与睿智的长者交流。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典就是“朱”,时常浸淫经典中,就能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修养品位。什么是经典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如《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毛泽东的重要著作如《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中国古代经典,如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道德经》、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等;一些好的名人传记;有意义的文学著作,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唐诗三百首》等。每个人对经典的范围、对哪部著作、哪篇文章属于经典可能理解不尽相同,但一个大致的公认还是有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侧重读。

如何读经典?读经典有些什么要领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读法,没有什么千遍一律的东西。不过,北宋大文豪苏轼说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句话对如何读经典提供了一个好的角度,可以给人以启发。这里姑且把苏轼讲的“旧书”理解为经典,那么按照苏轼对经典的态度,再稍加以理解,应该就是这么几层意思:一是读“旧书”即原著,原汁原味地读,哪怕有时艰难一点,也要努力读原著,尽量不要通过介绍书籍去读,不过“二道贩子”的手,这样更能掌握原著的精神实质;当然,也可借助一些辅助性的资料,帮助更顺畅地学,特别是一些难懂的文言经典和一些语言比较艰涩的经典。二是“不厌百回读”、“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读了,即使是难懂的经典,也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而且熟读容易记住,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把经典中的精髓化为自己的语言、思想、情感。毛泽东读《共产党宣言》就是反复读,他曾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毛泽东读经典的方法值得学习。三是“精思”,深入思考,经典都是当时当地的产物,不可能完全对应现在的情况,更不可能对应每个人每个时期的具体情况,有些经典中如一些中国古代经典甚至可能还有一些糟粕,这些都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分析经典的历史背景、通过结合现在的实际、本人的实际深刻思考,来掌握经典的精神实质,从而吸取有益成分,将经典化为滋养自己精神的琼浆。不能只是摘取片言只语,更不能食古不化,教条式地看待经典。 

下一页
(责编:谢磊、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