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亲笔信”里的外交风云

2014年08月08日09:39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亲笔信”里的外交风云

亲笔信并非都是“亲善、示好”,有些也有 “示威信”的意味

然而,有些亲笔信俨然就是“示威信”、“抗议信”。比如2011年8月,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给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的一封亲笔信,就成了日韩外交官们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

这封亲笔信内容有三:一是指责李明博登岛;二是对李明博针对日本天皇的言论表示“遗憾”;三是建议将岛屿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日方寄出此信前,韩方已知悉内容,断然拒绝收信,并将信退回日本政府,让东京颜面全无。

韩国拒绝这封信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韩国认为日相信函中有圈套,试图把独岛问题国际化。若是韩国收下信函的话,即是承认独岛存在领土争议问题,对于实际控制独岛的韩方来说,收信就意味着一种“日方立场值得研究”的让步。

对于韩方退信之举,日本反应激烈,称此举“闻所未闻”、“违背外交常识”,决定拒绝韩国的退信,颇有“覆水难收”的气概。然而,日方的具体对应手法也让世人瞠目。当韩国外交官前往日本外务省,把野田信函物归原主,却被外务省扫地出门,拒绝让韩国“邮差”进入。韩国人最后决定,用挂号信的方式把日本首相信函寄还日方。

日首相给韩总统写信,结果被日邮政部门收下,这大概在日本外交史上也“闻所未闻”。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11年前,韩国也曾向日本递交类似的 “抗议信”。2001年4月,被临时召回的韩国驻日大使崔相龙带了一封抗议信返日。这封信是时任韩国外长韩升洙致时任日本外务相河野洋平的亲笔信。据报道,信中对日本审定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表示 “非常遗憾”,转达韩国国民对日本歪曲历史的教科书的愤怒之情,并要求日本立即加以纠正。

(王一 综合自《国际先驱导报》、《新京报》、人民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