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太
“阿波丸”号沉船未解之谜
1978年10月,交通部、海军、福州军区在上海召开了打捞“阿波丸”号沉船会议,分析打捞进展情况和研究结束打捞工作等有关问题。1980年7月,海军和交通部潜水员联合将“阿波丸”号沉船的船头吊出海面。至此,打捞“阿波丸”号沉船工程圆满结束。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全体打捞人员发出了贺电。
在3年多的打捞作业中,海军官兵和交通部救捞局职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有600多名潜水员参加了水下作业,各船平均作业332天,共潜水3604次,水下切割2379.1平方米,水下爆破650次,捞起锡锭、橡胶、水银、铌钽、云母、光化玻璃等物资共5418吨,总价值5000多万元人民币。
通过打捞“阿波丸”号沉船,海军和交通部也培养、锻炼了一支海上救捞队伍,在布场、撤场、潜水作业、爆破与切割、重力起吊、医疗保障等方面经受了实践锻炼,潜水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海军潜水员学会了在60米水深以下的电氧切割技术,切割钢板能力从一人一次30分钟切割0.25米提高到1-1.5米,有的甚至可切割7米;打捞作业船就位由8小时缩短到1小时,撤场由2小时缩短到30分钟;创造了以爆破、切割和拉绞相结合的揭盖方法,使揭盖越揭越大,最大的一块达170平方米、重30吨。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3年多的打捞作业中,没有发现财宝的存放处,也没有找到一两黄金。 1987年3月,美国财团铭申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海上救助打捞公司签定合同,经国务院批准,于同年6月利用最先进的探测、潜水技术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打捞,仍一无所获。这在目前仍然是个谜,引起了外界的不少猜测。虽然据各方面的情报表明,“阿波丸”号确实是装载了黄金等贵重物品,但就是不知道是如何消失的。目前,存在两种说法:一是日本人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阿波丸”号根本就没有装载黄金;二是日本人在驾驶室内安装了自爆装置,在“阿波丸”号遭到鱼雷袭击时,眼看大势已去,船长按下了自爆按钮,装有财宝的箱子随即被炸得粉碎。因为通过打捞探摸,发现“阿波丸”号沉船从驾驶台以下断成两截,船首位于东南方向,船尾位于西北方向。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