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1949:国学大师吴宓到北碚任教之谜

刘重来

2014年08月26日14:5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离开武汉大学只为“研修佛学”“出家为僧”

实际上,早在1年前,即1948年,吴宓就有离开武汉大学之举,其真实意图,并非到勉仁、相辉两校任教,而是另有所图。1949年6月8日,已到勉仁、相辉任教1个多月后,吴宓在给其弟吴协曼的信中写道:“原宓之来,目的本在成都。”

到成都干什么呢?又过了3年,吴宓在1952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并非自愿地在重庆《新华日报》(1952年7月8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改造思想,站稳立场,勉为人民教师》的文章,道出了他决心离开武汉大学的真实原因:

一九四八年秋,我即决意辞卸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职务,到成都任教,目的是要在王恩洋先生主办的东方文教学院研修佛学,慢慢地出家为僧,并撰作一部描写旧时代生活的长篇小说《新旧因缘》,以偿我多年的宿愿。直至一九四九年春夏之交,方能得来到重庆,暂止于北碚勉仁学院、相辉学院。

这“暂止”二字耐人寻味。原来吴宓到勉仁、相辉任教只不过是个过渡,真正的目的是到成都王恩洋主持的东方文教学院“研修佛学”,然后再“慢慢地出家为僧”。

吴宓为什么决意要“研修佛学”,甚至想“出家为僧”呢?1966年9月8日,他在“文革”中写的交待材料中说:“宓多年中抱着‘保存、发扬中国文化’之目的,到处寻求同道”,“认为中国文化是最好的,而且可以补充西洋文化之缺点。至于中国文化之内容,宓认为是‘以儒学孔子为主佛学为辅’。故欲明晓中国的精神、道德、思想,必须‘兼通儒佛’。”在吴宓心中,中国文化必须“兼通儒佛”,而他自认对儒学已有一定研究,如今要进而研修佛学了。

吴宓为什么执意要离开国立大学而去私立大学呢?这也是有其深意的。他在1966年9月8日写的“交待”材料中道出了个中原因:原来,他“嫌国立大学只教授学术、知识而不讲道德、精神、理想(此必求之于私立学院)”。为此,“1949年入川,仍为‘保存、发扬中国的儒佛文化’而到私立学院去讲学。原定是要到成都东方文教学院去的(兼在四川大学任教,以维持生活)。到重庆后(1949年4月),因交通困难,不能前赴成都,而停止在梁漱溟主办的勉仁文学院(以儒为主,以佛为辅)讲学,又不得不兼在夏坝私立相辉学院任教”。可见,吴宓之所以要离开国立大学而到私立大学任教,是他认为私立大学是一个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这就是吴宓所谓“必求之于私立学院”而来勉仁、相辉的原因。何况梁漱溟主持的勉仁,恰恰是以倡导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的私立学院,与他的旨趣相合,所以他首先选择了勉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