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从拥抱到决裂——毛泽东与张国焘(之一)

周少华

2014年08月27日13:3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最快的“变脸”

6月12日中午12时,红一、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夹金山会师。毛泽东与张国焘通过电报约定在懋功两河口见面。

在前往两河口途中,毛泽东见到红四方面军张贴的标语——“欢迎三十万中央红军”。他问红四方面军干部:“你们怎么知道中央红军有三十万?”

红四方面军干部回答:“根据张主席的公式推算出来的。”

在红四方面军和川陕根据地,指战员称张国焘为“张主席”。

会师之前,红四方面军三巨头——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研究迎接中央红军事宜。陈昌浩提出把“欢迎三十万中央红军”作为宣传口号。

“中央红军没有那么多吧?”徐向前觉得不太可能,“他们一路打过来,战斗伤亡、非战斗减员一定非常严重,即使出发时有三十万,现在也不可能这么多了,还是留点余地为好。”

陈昌浩反问:“那提多少为好?”

徐向前答不上来。

张国焘说:“中央红军是老大哥,比我们多五倍是肯定的。我在毛裕镇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只有六万人,五倍是三十万,现在我们发展到了八万人,按五倍计算他们应该在四十万以上,我们只提三十万,已经留有余地了。”

徐向前在回忆录中认为这个口号影响到了后来两军的关系。他说:“会师后的事实证明,中央红军还不到两万来人,哪来的三十万嘛!我们的宣传打了自己的嘴巴,弄得四方面军指战员议论纷纷。”

6月25日下午5点多钟,张国焘一行赶到懋功北面的抚边。

这天早晨下起了雨,越下越大,滂沱大雨将山川、河谷、民居笼罩在雨幕之中。中央领导人迎出抚边三里之外,等候在路边的油布帐篷下。所有的政治局委员一字排开,他们是张闻天(遵义会议后党内负总责)、毛泽东(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中革军委主席)、博古(原中央主要负责人),连病中的周恩来(军委副主席)、王稼祥(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也在雨中等候。

这是中央给予张国焘的最高礼遇,也是红一方面军给予无私援助他们的兄弟部队的最高敬意。

张国焘一行十余人鞭打着高头大马,飞驰而来。听到马蹄声,毛泽东等人走出帐篷,冒雨迎上前去。

张国焘跳下马,与中央领导人一一握手,热烈拥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八年了”。

他与毛泽东分手于1927年7月,与朱德分手于1927年11月,距今都有8个年头了。当年挥手一别,分别组织兵暴、农暴,而后又各自创建了一支主力红军,历经坎坷挫折,在川康边界的不毛之地相聚,感慨万千。

他们拥抱着、捶打着,脸上湿漉漉的,一半是泪水,一半是雨水。

随后,举行欢迎仪式。会场上,响起嘹亮的《两大主力会师歌》,毛泽东、张国焘手挽着手,并肩走上主席台。

朱德首先致词:“同志们,两大主力红军的会合,欢呼快乐的不只是我们,全中国的人民,全世界的被压迫者,都在那里庆祝欢呼!这是全中国人民抗日土地革命的胜利,是党的列宁战略的胜利。”

张国焘致答词:“我代表四方面军全体同志,向党中央致敬!四方面军过去一直远离中央,没有直接受中央领导。现在好啦,中央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在一起。今后我们要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去战斗,去奋进!”

会后举行了简朴的宴会。酒醇,心热,情浓。

一切都像想象的那样,甚至比想象还热烈。

会师后,张国焘发现一方面军无论从服装、装备、给养,到战士身体情况、精神状态,包括军容军纪都远逊于四方面军。

对于这种差别,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杨尚昆幽默地形容为“叫花子与龙王比宝”:

两军胜利会师,大家都兴高采烈,特别是中央红军,在离开中央苏区后走了8个多月,打了许多恶仗,人困马乏,部队减员很多,部队出发时8.6万多人,到懋功时还剩下两万多人(一说1万余人——引者注),而且枪支弹药很少,衣着也不整齐,破破烂烂,五颜六色都有,就是领导干部也不成样子,穿的是用藏民的氆氇做的毛坎肩,披在身上像个破口袋。

四方面军号称10万人,实际战斗人员是8万多人。当时有1万多人的二、六军团已在湘鄂川黔建立起新的革命根据地。在三支红军中,数四方面军的队伍最大。他们原来在物质条件较优的四川通南巴地区,5月初,中央红军北渡金沙江后,从川陕根据地撤出来,向北上的中央红军靠拢。部队离开根据地才一个多月,打的仗也不多,所以军容比较整齐。师以上的干部,每人有十几个背篓,里面装的腊肉、香肠之类的东西。

张国焘狐疑地观察着驻扎在抚边的红一方面军部队,疑问一个接着一个:

这是那支令国民党军魂飞魄散的红军部队吗?

这支困倦疲乏的部队究竟有多少人?

这支摇摇欲坠的部队还有多少战斗力?

……

由于会师后红一方面军保持搜索前进的战斗态势,部队分散在不同的地点,他想找几个老熟人摸摸底。

首先找到周恩来。周恩来不仅是中央军委副主席,而且在遵义会议上,他被确定为“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是最了解各军情况的人。

周恩来对张国焘印象不好。这位被党内外公认最能克制的人,生平唯一一次拍桌子就是针对张国焘的。

那是1927年7月南昌起义前夕,周恩来负责前敌委员会工作。正当起义工作一切就绪的时候,他接到中央代表张国焘的两封密电,称:暴动宜慎重,无论如何要等他到后再作决定。张国焘从武汉赶到南昌后,周恩来和李立三、恽代英等前委同志都表示起义迫在眉睫,不能取消或者推延。张国焘蛮横地说:这是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周恩来激动地说:“共产国际和中央给我的任务是叫我来主持这个运动,现在给你的命令又如此,我不能负责了,我即刻回汉口去吧!”他说话时动怒了,气得拍了桌子。20年后,他对人说到:“拍桌子这个举动,是我平生仅有的一次。”最后,张国焘还是在多数人的反对下屈服了,同意如期举行南昌起义。

8年后的交谈还是从南昌起义说起。

张国焘拿周恩来留的长须开玩笑:“一晃8年,那时的翩翩少年现在成了美髯公了。”

周恩来笑道:“南昌起义失败后,为方便在上海开展白区工作,留起了胡子。现在大家叫我‘胡公’。”

张国焘借事说事:“记得南昌起义失败,我们是在潮汕分手的。那时,你正在发高烧,我说我留在部队处理善后事情,要你先走,你却硬要送我先走。”

周恩来说:“我们职责不一样,我是前委书记,处理残局是我的责任。”

“前后相隔8年,境遇仿佛重演。那时,我们的部队也被打得七零八落,现在中央红军也是受了重大损失,人数减员很厉害吧?”张国焘引到自己关心的话题上。

周恩来说:“还是有所不同,那时人都打光了,现在部队还在。”

张国焘按捺不住,直接问道:“你们现在还有多少人?”

周恩来警觉起来,反问道:“你们有多少人?”

“我们有10万人。”张国焘夸大了一些。

“我们有3万人。”周恩来事先已经在同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李先念的谈话中,掌握了红四方面军的实际兵力,也相应地上浮了一些。

尽管上浮了一些,张国焘还是感到吃惊。周恩来注意到,他的脸色都变了。

张国焘从机敏的周恩来那里问不出更多的东西,反而露出了马脚,又去找朱德。

朱德与张国焘在南昌起义期间有过短暂的接触,了解不深,也没有戒备意识。他在后来在自传中这样解释:

张国焘这个人,在中央苏区的时候,一般的还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的人。有些老同志对他的印象都不好,但也没有谁说过他的坏话。因为他那时还是一个党的负责同志。也听说过他是一个“机会主义”,但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

张国焘问:“你们还有多少人?”

朱德以实相告:“一方面军过去是一个巨人,现在全身的肉都掉完了,只剩下一副骨架子了。”

张国焘装着不太明白:“骨架子?”

朱德解释道:“也就是说,兵没有了,只剩下骨干了。全军总数也就1万多人。这1万多人许多都挂了彩,还有些生病,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张国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1万多人?”

朱德具体介绍了兵力的构成情况:“林彪的第一军团人数最多,约为3500人,彭德怀的第三军团约3000人,董振堂的第五军团不到2000人,罗炳辉的第十二军只剩下几百人。再加上中央各直属部队,总计约1万人。所有的炮都丢了,机关枪所剩无几,又几乎都是空筒子,每支步枪约5颗子弹。”

“就这么点人?“张国焘实在不敢想象红一、红四方面军力量之比竟为一比八!

朱德听出张国焘的震惊了,继续说道:“虽然目前只剩下一副骨架子,但是弥足珍贵,因为我们把骨干力量和最大多数的干部都保存下来了。现在红一方面军中,干部多,士兵少,干部降二级乃至三级使用,现在的普通战士可能以前是连长,而原来的团长现在只能当连长。你们四方面军的情况呢?”

张国焘介绍了情况。

朱德对四方面军的印象很好:“没有见到四方面军以前,不敢作较高的评价,可是,看到以后,却有说不出的高兴。在懋功以南的大路上,我看到李先念的三十军,指战员们都身体矫健,精神饱满。每个战士都背有百颗左右的子弹,机关枪齐全,还有用驴马拖的成箱的机关枪子弹以及大大小小的迫击炮,可以说是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劲旅。”

与朱德的谈话持续了大半夜。

临走时,朱德很郑重地提醒张国焘要重视毛泽东的意见,搞好与他的团结:“在中央高级领导层中,真正懂军事的并不多,老毛富有预见,对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解决问题。正因为如此,遵义会议大家一致推举他重新出山,负责军事问题。你对四川的情况、对西北的情况知道得最多,今后打仗要靠四方面军卖力。你要多发表意见,与老毛加强沟通,只要你俩意见一致了,别人也不会有异议。现在军事问题最重要的,政治局委员们都主张从速北上,我也觉得这个意见是对的。”

精明的张国焘这时才发觉憨厚的朱老总在交谈中也是用了心的。

张国焘告别朱德。回到自己临时住处,一种只手擎天、顾盼自雄的得意,一股凌顶俯瞰、天低吴楚的霸气,在他身体内匝绕、弥漫、膨胀。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张国焘的心态开始出现变化。原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形容道:“张国焘处处摆出一副主人的架势。”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