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李铁映:重读邓小平《南方谈话》

——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

2014年09月02日15:14   来源:四川日报数字版-首页

原标题:重读邓小平《南方谈话》

关于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指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发展趋势,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必须坚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树立社会主义一定能够建成、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的理想信念。但任何国家搞社会主义,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什么是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本国的社会主义,只有本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才能逐步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南方谈话》,就是邓小平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

邓小平多次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他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邓小平强调:“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

早在1982年,他就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基本结论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实际?他在党的十三大召开的前夕指出:“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就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最大的实际。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他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同时,他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又提出了以下两个重要思想。

一个是,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是在他陆续提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统一稳定和团结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等重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另一个是,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述,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全新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改写了西方政界和学者对市场经济的传统认识,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人民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发展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新视野,新方法。

邓小平曾满怀信心地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可以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

中国的社会主义,必然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任何现实的、具体存在的社会主义,都是有特色的。一般的社会主义,只存在于理论形态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结合就是探索、就是创新、就是发展。沿着“结合”这条道路,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社会主义就能在中华大地上始终焕发出生机活力。

中国的社会主义,必然是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前进和发展的社会主义。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探索,道路艰辛,任务艰巨,不要把这个过程看短了,看易了。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人民的生命线。“一个中心”,要扭住不放,坚定不移;“两个基本点”,要相互配合,不可偏离;三者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中。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或许更长时间,动摇不得。如果不坚持这条路线,只能是死路一条。

中国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任何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办法和手段都可以用;无论是道路、理论,还是制度,都必须是能够长期指引和保证中国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共同富裕。这样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于解放思想

《南方谈话》是一篇精彩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光辉的文章。其主线,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篇讲话一发表,民心为之一振,眼睛为之一亮,推动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发展浪潮。

邓小平说,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不解放思想,就不能实事求是;不实事求是,就不能解放思想。两者是同意语。

邓小平深刻阐述了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在解放思想的任务和内容方面,邓小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都没有讲过“凡是”,要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中解放出来;右能葬送社会主义,“左”也能葬送社会主义,要从“左”右两种思潮的影响中解放出来;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唯书唯上必然搞形式主义,要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封建主义残余、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仍然束缚着一些人的思想,要从这些思想的影响中解放出来;等等。

为给解放思想创造条件并使之沿着正确方向发展,邓小平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没有充分的民主,大家不敢讲话,就不能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要创造民主条件,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他认为,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和群众路线,只有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认识和理论,才是正确的认识和理论。他强调,解放思想决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就没有根,没有方向。

实践永无止境,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事变理变,理随事变,理源于实践,理被证于实践。有什么样的事物,就有什么样的理论,思想解放是认识事物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待新事物必须要有新思想。历史没有终结,实践和理论的探索就没有终结。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