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邓小平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党的领导;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因此,他一贯高度重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邓小平对党的领导问题早就作过深刻阐述。他提出,共产党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领导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它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确认这个党的观点,就是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利,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邓小平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他多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在当代中国,如果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在今天的中国,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他强调:如果离开共产党的领导,那就只能把四个现代化吹得精光;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肯定会天下大乱,四分五裂。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真理。
邓小平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在如何改善党的领导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三个任务:一是要解决一部分党员不合格问题,清除腐败分子。二是要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问题,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三是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方法。他强调,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各级党组织应该把大量日常行政工作、业务工作,尽可能交给政府、业务部门承担,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以外,要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
邓小平多次强调,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靠党,特别是靠党中央领导集体。“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他根据党内存在的问题,语重心长地指出:“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要把共产党员教育好;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要注意培养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要反对形式主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而且要靠法制。等等。
上述观点,是邓小平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些观点对于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世情、国情、党情与《南方谈话》时相比,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与网络呈现出新的强大力量,也蕴含着很大的风险,正在改变着世界。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混乱都与这股力量有关。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许多复杂多变的全新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要靠自己探索。把党建设好,是中国第一位的问题。现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都是前无古人、需要认真探索的伟大实践,涉及一些重大理论问题。邓小平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给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指导,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不懈地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
邓小平视察南方几省市、发表《南方谈话》时,已是88岁高龄的退休老人,他仍以强烈的政治意识、战略意识和忧患意识,对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发表意见,回答了多年来困扰和束缚干部群众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给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一份最宝贵的政治嘱托。
《南方谈话》发表已经22年,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也17年了。联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面貌的深刻变化,中华民族在世界地位的显著提高,我们更加深切怀念邓小平同志。在二十世纪最后的四分之一的时间里,由邓小平出来掌舵,这是中国人民的幸运和骄傲,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倾心关注民生;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加强制度、法治建设;严惩腐败分子;积极构筑国家安全体系,努力营造对我有利的国际环境等,深得党心、民心、军心。
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他要求全党,“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这就是中国精神。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自力更生,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法治,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的长期稳定和长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就一定能续写出辉煌的篇章,“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