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12日凌晨4时,大亚湾海面上突然升起一颗大型的五色照明弹,随后日寇大举登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日本鬼子残杀我的同胞。”事隔60多年,谈起当年日寇在大亚湾登陆的经过,惠州刘冠文老人仍然义愤填膺。
在刘冠文老人收集整理的《日寇侵华滔天罪行》中,清楚地记录着日寇登陆时的暴行:“1938年农历九月间,霞涌渔民村共有船46艘,被日寇用电油烧毁40艘,余下6艘大船被鬼子兵拉去自用,致使全村渔民无家可归。大亚湾沿海内陆被炸死、活埋、枪杀、刺死、用狼狗咬死的无辜百姓有700多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拉开了全面侵略中国的序幕,战火一路南烧直逼广东。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万千广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1938年4月13日前后,日军在珠海斗门三灶镇炮制了惨无人道的三灶大屠杀,遇难村民达两千多人,为日军侵粤期间最大规模的屠杀。《关于“万人坟”的情况》一文中提及,“农历三月十二,日军首先扑向了三灶鱼弄村。日军挖下一个三丈多宽、七尺多深的大坑,于下午6时许,把群众五个一串、十个一排地拉到坑边,用铁丝网围住,日军用两挺机枪疯狂扫射,共残杀三灶村民386人。农历三月十四,日军又在草塘沙岗、莲塘等地大屠杀,遇难村民达两千多人。
1938年6月,广州几乎每日都遭日本军机猛烈轰炸。6月5日,敌机两次滥炸广州,第一次是上午9时40分,9架敌机在广九铁路上投弹,未入市区。10时25分,46架敌机像蝗虫一般飞入市区,两颗炸弹落在文明路中大附中内,一颗击中传达室,另一颗击中球场侧的避难壕,当场炸死5人,炸伤5人。这样的轰炸持续到广州沦陷之时。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沦陷之前,茶楼厨师潘耀燊在广州海珠过着富足的家庭生活。1945年等他回到广州,他吃惊地发现家中13名亲人只剩6人,一栋大房子已经在战时被毁。“日寇使我家破人亡。”说到此,93岁的潘耀燊痛心疾首。
民族危难时,广东人民挺起了钢铁般的民族脊梁;国难当头前,广东的青年纷纷从军入伍。广东军民开展了英勇的抗战,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对日寇进行顽强的打击,消灭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
时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将军后来回忆道,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给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全体指战员的电报中指出:“你们在华南沦陷区组织和发展了敌后抗战的人民军队和民主政权,至今已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使我党在华南的政治影响和作用日益提高,并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记者 陈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