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国共产党读本》连载

十、以崭新姿态登上国际舞台

谢春涛 主编

2014年09月15日15:3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前夕,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的捷报频传,国民党政府迅速垮台、行将就木,帝国主义国家的控制权也随之被打倒。但他们在中国土地上还遗留许多“污泥浊水”,急需打扫干净。这些“污泥浊水”包括帝国主义国家与旧中国签订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约和协定,通过这些条约和协定,帝国主义国家逼迫旧中国割地赔款,中国丧失大量主权。对这些“污泥浊水”必须彻底清除,以免后患。然后再请客人进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保证中国的独立和主权,摆脱外来干扰。

为此,毛泽东提出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主张。这就是,在与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与美国建交的问题上宁愿等一等。先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及其影响打扫干净,不给它们留下活动的余地。这是毛泽东依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所做出的一个重大的外交决策。

1949年2月1日至3日,毛泽东同斯大林派到西柏坡的代表米高扬谈话,当谈到中国的对外政策时,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跳蚤、臭虫、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我们必须好好加以整顿。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了,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正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点清理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暂时还不能让他们进门。”

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又指出:“在国民党军队被消灭、国民党政府被打倒的每一个城市和每一个地方,帝国主义者在政治上的控制权即随之被打倒,他们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控制权也被打倒。但帝国主义者直接经营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依然存在,被国民党承认的外交人员和新闻记者依然存在。对于这些,我们必须分别先后缓急,给以正当的解决。”毛泽东指出:“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这些都是我们进入大城市的时候所必须首先采取的步骤。在做了这些以后,中国人民就在帝国主义面前站立起来了。剩下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可以让它们暂时存在,由我们加以监督和管制,以待我们在全国胜利以后再去解决。对于普通外侨,则保护其合法的利益,不加侵犯。”毛泽东还指出:“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一天它们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关于同外国人做生意,那是没有问题的,有生意就得做,并且现在已经开始做,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正在互相竞争。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并没有随国民党迁往广州,试图与中共接触,但美国提出承认中共政权的前提条件中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该政府有能力并愿意履行其国际义务”。这实际上就是要新政权承认历史上中国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要中国政府继续接受半殖民地的国际地位,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对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1952年4月,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给予了阐述。他说:“帝国主义总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想钻进来。有一个国家想同我们谈判建交。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它们活动的余地。??我们要在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把‘屋子’打扫一下,‘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但是打扫要有步骤,不能性急。”

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和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都以形象比喻的方式提出了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基本方针,标志着“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正式提出。

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密切相关的,是“另起炉灶”的方针的提出。

1949年1月,毛泽东在审阅中共中央关于外交问题的指示稿中提出:“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但应予以切实保护。对于这些国家的武官,应与外交人员同样看待。但对美国武官,因其直接援助国民党打内战,则应派兵监视,不得给予自由。对于苏联及新民主国家的领使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人员,因为他们的外交政策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在根本上不同的,故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亦应根本上不同于对待资本主义国家。但因人民国家,现在和他们尚和其他外国一样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故我们现在和他们的在华外交机关之间,亦只作非正式的外交往来,其所属武官同。”

尽管毛泽东在这里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不同的外交政策,但是,毛泽东更为强调的是,任何国家在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前,都不进行正式的外交往来,表明了新中国“另起炉灶”的决心。

根据这一原则,1949年4月26日,党中央致电已占领南京的邓小平、刘伯承等人:对于在南京的各国大使馆、公使馆,我人民解放军军管会及市政府仍本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他们并无外交关系的理由,不要和他们发生任何正式的外交来往,也不要在文字上和口头上做任何承认他们为大使或公使的表示。这样做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同旧中国历届政府所奉行的半殖民地的屈辱外交划清界限;同时也表明,新生的中国将要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另行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

新中国建国前夕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签订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世界发表公告,宣布愿意同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同日,外交部长周恩来把上述公告以公函致送各国政府。周恩来在公函中说:“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是需要的。”

新中国在建交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在世界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新中国外交开始以崭新面貌登上世界外交舞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图书连载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