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国共产党读本》连载

十四、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谢春涛 主编

2014年09月15日16: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

“156项”工业建设工程,是指1950年到1955年期间,苏联答应帮助中国建设的一批工业项目。虽然后来人们一般都将其列入“一五”计划时期的建设项目,但是实际上它是整个50年代中国大陆工业化进程的标志,它起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贯穿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具体说来,它是指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 ]。

苏联援助建设的项目,是经过多次研究商谈,陆续确定下来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1950年确定了50项;1953年商定增加91项;1954年商定增加15项,总数达到156项,被列入“一五”计划;1955年又商定增加16项;后来又口头商定再增加2项。五次商谈共确定174项,经过反复核查调整后,有的项目取消,有的项目推迟建设,有的项目合并,有的项目一分为几,有的项目不列入限额以上项目,最后确定为154项。由于“一五计划”公布156项在先,所以仍称“156项工程”。这“156项工程”,实际施工的为150项,其中在“一五”计划期间开工的有146项。

由于“156项”工业建设的特点是从国防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等方面比较先进技术的引进,大部分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或提高了技术水平,因此习惯上将50年代156项为核心的工业建设,称为工业化奠基之役,以“156项”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不仅填补了大量工业空白,奠定了基础工业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改善了地区分布的不平衡状况,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

从“156项”(实际为150项)的产业结构来看,当时主要出于以下三种考虑:一是针对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国防工业极端薄弱的情况,将国家安全放在紧迫的地位加以考虑;二是根据旧中国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已经成为工业化中的瓶颈部门;三是既考虑到利用原来的工业基础,又考虑到备战和改善过去地区布局不平衡。因此156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1)国防工业共44项。(2)冶金工业共20项。(3)能源工业52项。(4)机械工业24项。(5)化学工业和轻工业共10项。[ ]

从“156项”的地区布局来看,特别是能源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分布,比较均衡,照顾到内地的发展。旧中国留下的不多工业设施,70%左右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的少量工业,也主要是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工业布局极不平衡。“156项”则尽可能地改善这种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实际建设的150个项目中,国防工业的44个项目大部分都放在了内地,布置在中部和西部地区35个,其中21个安排在四川和陕西两个省;106个民用工业项目,布置在东北地区50个,中部地区32个。再从电力工业的布局来看,除东北地区布置7个外,遍及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新疆。都是过去电力工业比较落后的地区。据当时担任中财委副主任的薄一波回忆,新建工业在地区上做这样的布置,是费了心思的。“当时,着重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1)就资源。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化工企业,主要摆在矿产资源丰富或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机械加工企业,要摆在原材料生产基地的附近??(2)有利于经济落后地区改变面貌??(3)军事上的需要。” [ ]

以“156项”建设为中心进行工业建设的提法,虽然是在“一五”计划中提出的,但是由于这批项目是从1950年陆续确定下来的,因此第一批项目在1950年就开工了,如民用工业的阜新海州露天矿、辽源中央立井、鹤岗东山一号立井。民用工业中,最早建成投产的项目是重庆电厂和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前者用了两年时间,1952年开工,1954年建成;后者则仅用了一年时间,1953年开工,1954年即建成投产。实际建设的150个项目,绝大部分是在1952年至1957年间开工,在1955年至1962年间陆续建成投产的。在此期间,由于党和人民经济建设热情和干劲充足,再加上有效的政治动员和苏联专家的帮助,工程建设效益很好。大多数都按期或提前完成建设计划,并在这次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工业建设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武汉钢铁公司于1955年8月开始施工。武钢的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铁道部专门改造车皮,为武钢运输直径为4.8米的高炉炉顶大钟;人民解放军也给予了支援,总参谋长粟裕亲自下令,派13架军用运输机为武钢运输建设用物资。

作为“156项”之一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化汽车制造厂。1953年6月,中共中央为此发出力争3年建成长春汽车厂的指示,毛泽东还为开工写了奠基题词。7月15日,建设工程破土动工,建设者经过3年的奋斗,终于将一座宏伟壮丽的汽车厂矗立在长春大地上。在630公顷的土地上,工人们建造了37万多平方米的厂房,33万平方米的宿舍,安装了设备近万台,铺设铁路30多公里、管道8万多米。1956年7月12日,从总装配线上开出了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就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同样,作为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的“洛阳拖拉机制造厂”也是经过4年的建设,于1959年11月建成投产,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拖拉机的历史。与拖拉机厂同处一个城市的“洛阳滚珠轴承厂”,设计规模为总投资10,700万元,年产轴承1000万套。该厂1954年开工,1958年即建成投产,1959年即为国家生产轴承1100多万套、300多种型号,提前两年达到设计水平,其产量在1959年约占全国轴承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在化学工业建设方面,1954年中国最大的医药联合企业华北制药厂开始施工(1958年建成投产),该企业建成后,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国内对青霉素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青霉素主要依靠进口的状况。

“156项”中的3个化学工业项目,即吉林染料厂、吉林氮肥厂和吉林电石厂,组成了全国最大的化学工业基地——吉林化工区,也于1955年4月进入施工。为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中央从全国各地调集了3万多名职工,组成了一只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当时,松花江北岸地区几乎是一片荒芜的原野,没有道路,交通不便,每逢雨季,运输车辆经常‘抛锚’;松花江像天然的‘封锁线’,隔断南北两岸,许多工人上班只好乘摆渡小船。同时,又缺乏建设经验,缺少施工工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各路建设大军开进了施工现场,艰苦奋斗,排除困难,保证了建设的顺利进行。例如:为了把长达100公尺、重达100吨的硝酸排气筒安装就位,工人们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在地面上逐节焊接,单凭四个据点的卷扬机和推土机,就一次整体吊装成功并安装就位。广大职工就是凭着这么一股不畏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仅用了三年半时间,就建成了当时国内最大的染料厂和化肥厂,安装了亚洲最大的电石炉和一系列后加工设备。据有关资料记载,建设‘三大化’,共挖了300多万土石方,用砖2.3亿块,垒起了4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和民用建筑;安装了3万多台设备、1万多吨高中压管道和管件;铺设了150公里上下水管线。全部工程一次试车成功,并于1957年10月25日正式投入生产,当年就为国家提供了7900吨染料和中间体、4.3万吨化肥和2.83万吨电石,生产品种达到37个。”[ ]

“156项”中唯一的轻工业项目“佳木斯造纸厂”,于1954年8月开工建设,1957年即建成投产。三年中完成了40万立方米土方工程,7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工程,近8万立方米的砌砖砌石工程和4万米长的地上地下管道的铺设工程,比预定计划提前8个月完成了这座综合制浆造纸工厂的建设任务。该厂年产6万平方米的铜网生产系统,建设时间仅15个月,年制浆5.4万吨和机制纸5万吨的浆纸系统,建设时间仅25个月,从质量上看,土建和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都是“优良”。佳木斯造纸厂投产后一年,生产就达到了设计水平。它生产的产品,填补了中国造纸工业的空白,大大减少了中国工业技术用纸和造纸用无端铜网进口的数量,供应了2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近千家工商企业。从1960年开始,机制纸、造纸用铜网、造纸副产品粗木素塔尔油开始出口,为国家提供了新的外汇来源。[ ]

总之,以“156项”为中心的50年代工业建设,是中国近代以来引进规模最大、效果最好、作用最大的工业化浪潮,就“156项”中的民用工业106项工程来说,仅花了156.0865亿元人民币,就使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前进了一大步,为后来的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基础。

这156项工程,事实上就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干。1981年3月,陈云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曾深情地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156项,那确实是援助,表现了苏联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对我们的情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图书连载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