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国共产党读本》连载

二十五、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谢春涛 主编

2014年09月15日16:4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举措。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命题。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决定》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五项任务,即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决定》还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个概念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并强调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加党内透明度等,丰富了党的执政理论。

为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共中央相继建立了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三所干部学院,加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在党内民主建设方面,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党务公开、增加党内透明度等方面也迈出了新的步伐。2010年6月,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新闻发言人首次集体亮相,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公开透明的形象。此外,中国共产党加强了依法执政工作。

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同时,中共中央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重点。2004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自2005年1月起,全国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党章为重点,着眼于取得实效和群众满意,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上狠下功夫。同时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实行开门教育,走群众路线。先进性教育活动分县及县以上党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城市基层和乡镇机关、农村和部分党政机关三批进行。先进性教育活动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到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生产、工作“两不误、两促进”。通过这一活动,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使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进一步改进。同时,在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务实管用的新制度,推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党深入研究党的先进性建设规律,丰富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200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胡锦涛在讲话中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命题。他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本质上具有非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可比拟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坚持把实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本质要求,坚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把最广大人民作为根本力量源泉等主要方面。他强调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固然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更不容易。我们必须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更加突出、更加紧迫地提到全党面前。

为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08年9月,中共中央正式下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决定从2008年9月起,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学习实践活动从2008年9月正式启动,自上而下分3批进行,到2010年2月底基本结束,共有370多万个党组织、7500多万名党员参加。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实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取得明显成效。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十七大的部署。党的十七大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明确提出要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10年4月6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随即召开会议,对全国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动员部署。5月7日,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围绕科学发展中心任务、迅速兴起创先争优活动热潮进行研究部署。为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2010年5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开展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分类指导等方面给予了规定。这次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正在积极进行中。

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辅相成的,就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制度建设和创新,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在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2005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了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推动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2008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2008—2012年工作规划》。

在推动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04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2005年7月,中共中央纪委讨论通过了《关于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试行)》。2007年4月,国务院公布《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这些法规和规定的出台,逐步完善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法规制度。同时,中共中央从惩治和预防两方面入手,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建设道路。一方面不断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增强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另一方面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提出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以“创建先进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使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了跟党走的坚强决心。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互促进,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拒腐防变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全面推动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图书连载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