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勤
众志成城
军民痛击各路来犯之敌
一听地委决定坚守红三村,村内立刻群情振奋,誓死保卫红色根据地。在地委的领导下,红三村每村都成立了战斗指挥部,青壮年男子组成战斗队,妇女和儿童团组成后勤队,身体稍好的老年人也主动报名参加守寨队、巡逻队或后勤队。当时的红三村,人人皆兵,大家听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战斗队行动军事化,集中住宿,日夜站岗放哨。土枪、土炮、长矛、铁锨、斧头都成了队员们的武器。三村中的富裕户,也积极支持保卫红三村的斗争,有的主动捐出粮食、棉花、衣服、布匹。
为便于固守与出击,红三村军民将旧寨壕开挖一丈多深,从寨内挖暗道与寨壕相通,三村之间挖有交通沟使三村连为一体;三村还加高增厚了寨墙,寨墙上置有土枪、土炮、长矛和砖石瓦块,墙垛上备有滚木和礌石,寨墙上每隔二三十步远就悬挂一个上面带罩的灯笼,让光往墙下照射,这样寨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而下边却看不清寨上;寨墙上时刻有人站岗放哨,白天每50步一人,夜里每10步一人,干部和群众一起值夜班,地委的几个领导同志每夜都巡逻几趟。同时,地委几名负责人还分别带领部分武装深入红三村及外围部分村庄,放手发动群众。众志成城的红三村军民,誓与红三村共存亡。
万事俱备,一场顽强而巧妙的斗争拉开了大幕。
1940年10月下旬,进驻伊庄对面的顽军王子魁部,凭借一门迫击炮,率部向伊庄进犯。凌晨时分,战斗打响了。当敌人突击队逼近寨墙时,墙上军民立即推下滚木,把云梯上的敌人砸了下去,又用手榴弹和石头向敌群狠砸,将敌人突击队消灭在寨墙下。敌人又调动大部队继续攻寨,伊庄军民毫不畏惧,猛烈还击。这时,驻守曹楼、刘岗的军民按照事前“一村有情况,各村齐支援”的约定,从背后和侧翼向敌人发起攻击,张耀汉带领军分区独立团200名战士也及时赶来投入战斗,敌人腹背受挫,仓皇逃窜。这是保卫红三村的第一仗,这次战斗的胜利,使红三村得到武器和弹药补充,打击了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军的嚣张气焰,对处于抗日战争艰难岁月的鲁西南人民是很大的鼓舞。
11月中旬,王子魁令其部下兵分两路向曹楼进攻,遭到守寨军民的顽强反击。顽军被杀伤一部分后恼羞成怒,在火力掩护下将寨壕填平一段,爬上寨墙。守寨军民用土枪、土炮、砖石瓦块打击顽军,将顽军压回寨外。正在这时,军分区独立团赶来从后侧包抄顽军,顽军在内外夹击下仓皇逃窜。败退的顽军又遭到从刘岗、伊庄赶来的民兵的截击。红三村的男女老少个个手舞大刀、长矛前来助战,共击毙顽军40余名,缴枪21支。红三村军民依靠自己的力量短期内两胜顽军,大大鼓舞了斗志,更加坚定了固守红三村的信心。
11月下旬的一个深夜,情报员王大爷跑到守寨总指挥部反映:有消息说鬼子次日就要攻打红三村。确认情报真实后,总指挥部立即召开红三村干部紧急会议,研究后制定了“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的作战方针。
果然,第二天夜里,在汉奸伪区长芦朗斋的带领下,20多个日寇和200多伪军直扑红三村。地委一改过去硬碰硬的打法,而是把敌人放进来“关门打狗”。当时,红三村的12个寨门大开,民兵们手持长矛、大刀,埋伏在沿街、巷口的围墙里严阵以待。拂晓时分,随着远处的狗吠和零星的枪声,日伪军闯进了曹楼村,他们见寨门大开,以为人都跑光了,就毫无顾忌地进村烧房。当他们行至村中心时,随着党支部书记李修生的一声令下,房上、墙头的枪炮声顿时响成一片,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就在这时,地委组织部长王健民亲率刘岗军民及时赶来增援。日伪军见势不妙,不敢恋战,急忙向伊庄方向逃窜,又陷入伊庄民兵的埋伏圈。敌人处处挨打,不敢停脚,丢下大批的枪支弹药,大败而回。此番,红三村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随着敌人对红三村屡次进攻的失败,其内部的矛盾也开始日益尖锐。顽军们虽然都想抢占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地盘,但除王子魁外,其他几股顽军想得更多的还是如何保存实力,因此进攻红三村的劲头不那么高了,这就给红三村下一步开展的统战工作提供了时机。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