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邓小平十年磨剑:从1975年提出军队“消肿”到1985年领导百万裁军

宋毅军

2014年11月02日08:0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84年:邓小平指出,国内外反映都很好的国庆阅兵有一个缺陷,“就是八十岁的人来检阅部队”,所以,“要在我当军委主席期间,争取解决我们高层领导的老化问题。这是个得罪人的事情,我来得罪吧”

1984年11月1日,北京,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解放军高级将领济济一堂,正在参加中央军委座谈会。大家兴高采烈,议论着一个月以前举行的国庆大阅兵(已经多年没有举行)。当人们谈到游行队伍中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表达了民众对小平同志的衷心拥戴时,神态从容的邓小平以“裁减军队,提高军队素质”为主旨,也从这次国庆阅兵讲起,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这次阅兵国际国内反映都很好。但我说有个缺陷,就是八十岁的人来检阅部队,本身就是个缺陷。“这表明我们军队高层领导老化,这种状态不改变不行。”一个80岁的人检阅部队,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军队中恐怕是没有的,只此一家。他表示,这种情况不允许,就是要在我当军委主席期间,争取解决我们高层领导的老化问题。这是个得罪人的事情,“我来得罪吧,不把这个矛盾交给新的军委主席”。我希望在座的同志也不要把矛盾留给后来人。

关于军队“消肿”,邓小平说:“这个话讲了快十年了。消肿一直是我们军队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这里涉及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即使战争要爆发,我们也要消肿。肿,就是表现在我们指导战争的能力不高。他反诘道:“虚胖子能打仗?”接着,他解释说:拳击运动员身体很重,但是不虚,虚就不能进行拳击。我讲过,我们的肿真正打起仗来,就是跑反也跑不赢。确实如此啊。“如果真正打起仗来,像我们现在这种臃肿状态的高层领导机构,根本不可能搞好指挥。”他结合自己在战火中几十年的生活说,打仗靠指挥灵便,现在有什么灵便啊?所以,“一个从节省开支看,一个从提高军队素质看,都必须消肿。就是战争比较早地到来,也得消肿。不消肿就不能应付战争”。消肿提了多少年了,但效果不大。现在减人,是为了更多地节省开支,把人头开支节约下来,改善我们的装备,更重要的是提高军队素质。战争不来是这样,战争快来也是这样,都要提高军队素质。所以要提出进一步裁减,减少100万人。因为减少100万人也能足够应付意外的事件。

那么,我们军队肿在哪里?邓小平一语中的:主要不是肿在作战部队,“主要是肿在各级领导机构,第一是三总部。总政人少一点,但也有点肿,也得减,减的有限就是了,主要是总参、总后。军兵种也不能说不肿”。国防科工委现在那么大的机构,这还不叫肿啊?再就是我们的大军区,每个都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人多得不得了。所以说,“消肿主要是总部、军兵种和大军区。减一百万人,恐怕大多数人要从这里减”。而减了以后这些机构的效率肯定会提高。那时候,我们军队蓬蓬勃勃的兴旺气象就会真正出现。

邓小平知道,通过这几天座谈,与会者都很赞成减到300万人这个方案。一是有必要,二是没有风险,好处多得很。他希望用两年、三年的时间实现这个决策。最好不要超过三年,拖长了不利。一年半、两年能够完成就很好。因为“我们军队有个特点,就是行动快,有这个传统嘛”。当然,精简还要联系到人事制度的改革,就是刚才说的,提一批年轻同志到领导岗位,老同志让出一些位置来,没有这条不行。有一条可以肯定,就是要撤掉一些大军区,保留六个、七个。在军队几次整编的基础上,再裁减员额100万。这是一个宏伟而又果断的决策!它意味着我军总人数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最高点上削去一半。这对全军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会后仅仅半年,全军就制定了裁减100万人的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三年之后,邓小平减员百万的重大战略决策就胜利地实现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