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邓小平殚精竭虑解决台湾问题

蒋永清

2014年11月24日08:1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四、发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传统,振兴中华民族

随着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顺利完成,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上提出了两手抓,既寄希望于台湾当局,也寄希望于台湾人民。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人民大会堂草签,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们期待香港问题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影响。

1984年10月1日,国务院总理要在国庆35周年招待会上讲话,邓小平审阅讲话稿时,把原稿“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共同协商,早日实现双方都能接受的和平统一。”改为“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和台湾各界人士共同协商,早日实现双方都能接受的和平统一。”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会上对此作了解释:“解决台湾问题要花时间,太急了不行。现在我们的方针还是以国民党当政者为谈判的对手。这一点,台湾的人有一种反映,说我们不重视台湾人民。最近国务院总理在国庆招待会上的讲话中,在‘台湾当局'后面加了一句‘和各界人士',这是我加的。就是说,台湾问题接触面要宽,除了以国民党当局、以蒋经国为对手外,要广泛开展工作面。我们过去做了一些,现在更要有计划地安排。”

从1985年开始,蒋经国的糖尿病日形严重,身体每况愈下,蒋经国后台湾政局的走向引起各界广泛议论。邓小平敏锐地感觉到台湾的蒋经国身体不好,一旦去世,会出现什么情况,很难估计。因此,他多次利用有关途径向蒋经国传话,希望蒋能从从中华民族利益着眼,同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诚恳地希望老同学之间能合作一下。

由于祖国大陆坚定地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从1986年起,两岸关系开始缓和。3月,蒋经国在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开幕式发表《中国之统一与世界和平》的讲话,强调“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必须统一”。台北舆论开始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和平渐进地与中国大陆统一是正确的道路。

1986年5月3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波音747货机机长王锡爵驾驶B198号飞机在由泰国曼谷飞往香港的途中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要求在大陆定居,和家人团聚。机上还有副驾驶董光兴、机械师邱明志两人,以及货物22万磅。事件发生后,5月17日至20日,中国民航代表和台湾中华航空公司代表在香港举行4次商谈,对货机、两名机组人员和货物在香港进行交接事宜全部达成协议。23日,双方在香港顺利完成交接,事件圆满解决。华航事件的解决,标志海峡两岸30多年来,首次进行了在社会舆论公开监督下面对面的谈判,打破了台湾当局的“三不”原则,扩大了大陆政治影响,受到海内外普遍称誉。

邓小平不失时机地从争取整个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角度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思路。1986年6月18日,他在会见荣氏亲属回国观光团成员和内地荣氏亲属时说,“这次你们亲属团聚是一件喜事,是我们民族大团结的一个体现,一个演习。我们要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我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我们欢迎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参与这个具有前景的事业。”

1987年是国共关系实现突破的一年。3月,台湾“行政院长”俞国华在“立法院”答复质询时首次公开表示,“三不政策”是消极的,只是临时措施。4月,多位国民党籍“立委”提议台湾当局重新检讨“三不政策”,以符合现实需要。与此同时,两岸沟通也有了新发展。邓小平多次强调,港澳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对台湾没有影响,没有理由不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一个中国”是基础,是民族愿望。既然是民族愿望,谁也阻挡不住。

这样,在和平统一潮流的推动下,蒋经国决定实行开明的政策。1987年7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从今年起台湾本岛及澎湖地区解除戒严令。16日,台湾当局宣布,允许台湾民众以香港作为出外旅游观光的首站。10月14日,蒋经国主持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决议,决定除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的亲属者可赴大陆探亲。11月2日,台湾当局又出台了《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实施细则》,终于打开了封闭近40年的“台海大门”,实现了海峡两岸有条件的人员交往。

令人遗憾的是,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咯血而逝。同日,台湾当局宣布由“副总统”李登辉继任“总统”,后任国民党代理主席,接替蒋经国的遗缺。蒋经国的去世对中国的和平统一是一大损失,邓小平尤感痛心。蒋经国选定的继承人李登辉,被日后的事实证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台独”分子。

面对蒋经国去世后的新形势,邓小平再次强调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思想。1988年6月25日,邓小平会见一位台湾客人时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反对任何导致台湾独立的言论和行动。双方应明确建设现代化,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振兴中华是人民的愿望。发扬几千年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们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1990年4月7日,邓小平会见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等谈话时再次说:现在世界上有人在讲“亚洲太平洋世纪”,没有中国的发展是形不成的,中国的形象如何还是要看大陆,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前途也在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会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他接着说,“我们相信,最终将靠‘一国两制'把我们国家统一起来。”“中国人要振作起来。大陆已经有相当的基础。我们还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希望中国兴旺发达,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

1994年邓小平90岁生日时,海峡对岸的台湾送来了一个很特殊的礼物,这就是96岁高龄的陈立夫的回忆录——《成败之鉴》。扉页写着“祝贺邓小平九十寿辰”,落款是“陈立夫”,时间是“1994年8月”。陈立夫送自己的回忆录,既是对邓小平的问候,也是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和共鸣。

台湾问题的解决关乎两岸和平与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事时刻萦绕在邓小平的胸际。从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到做台胞工作的微小细节,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今天,邓小平虽然离开我们,但祖国统一这样关系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务,仍摆在我们面前,谁也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而应当接续奋斗不止。 

(原载《湘潮》杂志2014年第11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