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玮
中南海怀仁堂,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地方。
周叶中,著名宪法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比较宪法研究中心主任。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法学组)、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国家司法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
今天,是首个国家宪法日。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此举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宪法研究者、宣传者的故事……
周叶中是著名宪法专家,对依法治国问题有深入研究,多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做过1200多场法制讲座,听报告的对象有县乡一级的基层干部,也有省府的高层领导和高等院校的莘莘学子。他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走进中南海讲课。
在中南海讲宪法
2002年12月26日下午1:30时许,一辆黑色小车在警卫们的引导下,缓缓驶进中南海西门。车上并排坐着一位身材高大、颇有儒雅风度的青年人和一位白发长者。第一次进入中南海的这位青年人,只感觉这里“很安静,很庄重”。
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崇德、一位受人尊敬的中国宪法学泰斗,时年78岁。而那位青年人就是武汉大学教授周叶中,时年39岁。
一老一少进入中南海怀仁堂,都是肩负一个重任,为十六届中央政治局领导集体学习做宪法讲座。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任来的首次集体学习,年轻的周叶中与许老先生一样感到无限荣光与骄傲,同时不免有些压力。
怀仁堂,位于丰泽园东北,原为仪銮殿旧址。仪銮殿于光绪时用三年的时间建成,慈禧太后迁入居住并在此殿召见大臣并处理政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怀仁堂成为中央政府的礼堂,经常举行各种政治会议。
“早在1984年我就同许老有过往来,当时我是何华辉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一天恰逢许教授来访,于是我们认识了。这些年来,他像指导自己的学生一样指导我、关心我、帮助我、提携我。许老也是我一位难得的恩师。”让周叶中放松的是,恩师许崇德与自己同堂为中央领导讲课。
下午1点45分,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走进怀仁堂。周叶中只见温家宝老远就向他们招手示意,连声喊“老师好”。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只感觉到是这么亲近、亲切、谦逊,周叶中感动了。温家宝走近后,紧握着周叶中的手,说:“我们今天来听你的课,都是你的学生。”这时,周叶中再一次感动了。
不久,胡锦涛总书记迎面过来,他握着许崇德教授的手,尊敬地称许崇德教授为许老,还对周叶中说了一些鼓励的话。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周叶中记忆犹新:“原定是下午两点正式开始,可是中央领导积极性很高,早早地就到齐了。于是,胡锦涛总书记就提议提前开始进行集体学习,让教授们多讲一点。”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由胡锦涛主持,由他作了简短的开场白后,许崇德和周叶中以“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题先后开始讲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