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胡乔木与1957年《莫斯科宣言》【4】

程中原

2015年01月08日09:53   来源:北京党史

莫斯科会议于1957年11月19日闭幕。11月20日,苏共中央主席团为毛泽东主席和中国代表团举行隆重的送别宴会。当晚,毛泽东率领中共代表团启程回国。21日早晨回到北京。回京后,胡乔木即着手为《人民日报》赶写社论《伟大的革命宣言》。经毛泽东审定,在11月25日的《人民日报》发表。[10]胡乔木撰写的这篇社论,对毛泽东在莫斯科举行的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与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三次讲话,两个会议所通过的两项宣言,进行了扼要的评述。应该说,这篇社论,代表中共中央对在莫斯科举行的两个会议、发表的两项宣言作了一个扼要而又科学的总结。

[1]崔奇:《我所亲历的中苏大论战》,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2]以上情况据:中央档案馆存胡乔木修改稿原件;杨尚昆:《我所知道的胡乔木》,同名书,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阎明复:《我所知道的两次莫斯科会议和胡乔木》,同上书,第136页。

[3]以下情况据胡乔木修改原件同正式发表的《莫斯科宣言》文本对比。

[4]正式文本这句话是:“这些强大力量的联合可以阻止战争的爆发。如果帝国主义的战争狂人硬要不顾一切而发动战争,那么帝国主义就注定灭亡,因为人民决不会容忍那个给他们带来如此惨重的痛苦和牺牲的制度。”

[5]中国代表团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组成。代表团团员除胡乔木外为:邓小平、彭德怀、郭沫若、李先念、乌兰夫、陆定一、陈伯达、沈雁冰、王稼祥、杨尚昆、刘晓、赛福鼎。

[6]这段话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论。这种宇宙观反映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普遍发展规律,适用于过去、现在和将来。辩证唯物论的对立物是形而上学和唯心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如果不用辩证法和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问题,就会产生片面性和主观主义,就会使思想僵化和脱离实际,不善于对事物作恰当的分析,就会犯修正主义或者教条主义的错误,就会在政治上犯错误。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辩证唯物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干部和广大群众,是共产党和工人党的迫切任务之一。”参见阎明复:《我所知道的两次莫斯科会议和胡乔木》,《我所知道的胡乔木》,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页。

[7]这个提纲当时没有发表。1963年9月,《人民日报》编辑部和《红旗》杂志编辑部发表第一篇评论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文章《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这个提纲作为该文的“附件一”公开发表。

[8]阎明复:《我所知道的两次莫斯科会议和胡乔木》,《我所知道的胡乔木》,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页。

[9]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除了社会主义国家的12个以外,有来自欧洲的18个,来自亚洲的11个,来自美洲的18个,来自非洲的3个,来自澳洲的2个。

[10]此文收入《胡乔木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