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仁
名家荟萃
《思想与时代》风靡一时
1942年的《思想与时代》月刊封面
科学家竺可桢的论文《二十八宿起源时代与地点》取材丰富,持论精辟,至今犹为世界上研究此类问题首屈一指的著作。查竺可桢著作目录,见该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遵义出版的《思想与时代》月刊第34期。
《思想与时代》是抗战期间内迁遵义的浙江大学文学院主编的,当时在我国西南一带具有影响力的人文社科学性刊物。该刊主要刊发有关哲学、政治、文学、历史、地理、心理、教育等内容的文章。作者大部分为浙江大学与西南联大文科教授,文章多为见解精辟、启迪思想的佳作,如竺可桢、张其昀、钱穆、张荫麟、谭其骧等教授在地理、历史方面的论述,贺麟、谢幼伟等教授关于哲学问题相互讨论、争鸣的论述。缪钺教授对诗词研究的论文,最受文史爱好者及青年学生的喜欢。每期出版,零售本倾刻告罄。浙大文科学生,几乎人手一册。昆明、遵义当时为国内学者、文人云集的地方,人才荟萃,被誉为战时文化名城。因此,这份刊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我国西南一带人文社科的研究动态与学术水平。
该刊1941年8月在遵义创刊,社址在当时的水硐街三号,后迁经历司街十号,在贵州共出了40期。浙江大学迁回杭州后,从1947年第41期起,又继续出刊至1948年11月,在黔、浙两地先后出刊53期,目前国内收藏原刊(复印者不计)者达32个馆室。收藏最多的是厦门大学图书馆,共藏有53期;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资料室,共收52期,仅缺第53期;其次为北京图书馆,收50期;贵州省图书馆收藏13期;其他公共系统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川、浙江、辽宁、吉林等省市图书馆,高教系统如北大、人大、中山、复旦、南开、武大、川大及华东师大等图书馆,科研系统如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资料室和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图书馆等处均有部分(有的也多达40余册,如中山大学图书馆)收藏。
抗战期间,印刷、纸张、经费、交通条件均极困难,出版物发行量都不大。《思想与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尚能流传全国,风靡一时,影响深远,非一般刊物所能比拟。今天,作为历史资料,这份月刊对抗战时期贵州,尤其遵义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